□吳一帆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在高校藝術教育過程中,鋼琴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用,在高校藝術教育中開展鋼琴素質教育,可以促使學生在掌握更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的鋼琴演奏技巧。但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忽視了鋼琴素質教育,從而造成學生無法形成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理論、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音樂人才。
在開展鋼琴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師進行率先培訓,促使教師明確教學的對象。學生的教育經歷不同,具有的學習能力和鋼琴基礎也有差別,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需求、實際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和優選。以素質為培養導向,教師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側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可以積極理解作品內涵,進而就可以在演奏的過程中,彈奏出相關曲目的靈魂,發揮音樂的魅力。
因此,教師應該秉承靈活性的原則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以學生的實際特點為出發點,制定出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教學方案。并以素質培養導向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認真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對曲目的含義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例如,學生的性格有內向和外向之分,教師可以首先培養較為內向的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針對外向性格學生,應該培養學生的沉淀能力,可以對問題進行理性思考的能力。徹底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對素質教育的重視,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形成全方面發展。
在高校進行鋼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涵養,并形成良好的音樂創造力;促使學生在欣賞相應曲目的過程中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并可以發表自身的見解。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對相應曲目進行學習,增強自身的音樂創造力。因此,教師必須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藝術審美和理解能力,有效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例如,單向和雙向啟發。在教師應用單向啟發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課堂講解需要的材料,在把握課堂主體的基礎上進行講解,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通過單向啟發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而如果應用雙向啟發教學的模式,其更加側重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最終促使學生彈好鋼琴。
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并積極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質疑,從而才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發展。教師要根據學生對音樂不同的理解,靈活運用這兩種教學模式,同時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彈奏鋼琴僅僅是藝術的一部分,如果想要促進鋼琴教育有效發展,教師必須要將實踐與理論二者結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心理學,對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從而降低教學的難度。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教學模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分析,從而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再者,學生有任何進步和良好的表現,教師都要予以表揚,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從而對教師產生好感,提升自身的學習積極性。
音樂專業學生不僅需要具有牢固的音樂知識,還需要鞏固基礎知識。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理論知識,需要與實踐結合鍛煉學生獨自演奏的能力和記性發揮演奏能力。這必然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音樂素養、敏捷思維,所以教師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音樂素養,通過學校和教師的努力,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為學生發揮能力提供平臺。四、側重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生如果沒有調控自身心理的能力和心理素質,則無法很好地彈奏鋼琴。因此,要將鋼琴教育與心理教育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在彈奏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教師要給學生多創造上臺表演的機會,尤其是個人獨奏方面。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果,要及時表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樂觀心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給學生制造難題讓學生進行解決,由此來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近些年來,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校剛性教育要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鋼琴教學素質教育。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有效促進高校鋼琴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