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知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教育技術裝備得到了很大改善,信息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變革,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結何時代特點與當代大學生的特征,探索更適合藝術設計專業的混合教學模式,對于該專業構建有重要意義。
混合教學的模式是指混合不同形式的教學和學習環境,尤其是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學習環境和基于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的混合,是在線教學和學習,與面對面教學和學習相結合的一種學習方式。混合線上與線下教學結合,具有技術性、移動性、可視性、交互性的特征,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吸收,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混合教學模式融合了傳統課堂教學和新興交互多媒體教學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雙主體教學互融,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蘊含巨大潛力。
混合教學模式在學習中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運用多種教學設備和工具、教材、媒體,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藝術設計專業構建實施混合教學模式中,仍存在些許問題,有待解決。
資源建設有待加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和持久性,在需要自主學習的環境下,一旦教學資源單一化、不完善,則會導致吸引力不足等問題。
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脫節。教學交互仍然處于獨立狀態,沒有真實融入教學過程中。線上部分與線下部分未能形成循環機制,產生閉環概念。因此會導致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缺乏連續性。
教師的角色定位未能與混合教學模式形成對等關系。部分教師在施行混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仍然保持著傳統教學模式的概念,將自己定位為教學者。然而混合教學模式的提出,是希望教師的角色定位能逐漸轉化為引導者、組織者、管理者。
從形式上看,混合教學模式可以理解為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的結合體,但是如果從本質出發來考慮,混合教學模式一定是將傳統教學模式與在線教學模式的優勢充分挖掘并深度利用,從而達到教師以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為主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充滿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當教師與學生在此模式下能達到雙重能效,這才是混合教學模式的真正內涵。
做好教學分析。混合教學模式下,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特別是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需要著重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特征及知識儲備等相關情況,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前,依據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及時調整教學大綱、教學資料、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以及靈活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成效。
重視交互教學。交互教學不僅之學生與老師之間,同樣存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分享。通過分析自己學習所得,向老師和學生用概括的方式進行學習要點的講授,提出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實現因材施教,達到了傳統課堂很難達到的教學效果,極大地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升。
完善課堂教學改革。教學需要不斷地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導,才能找到更為準確的定位。及時根據課程情況調整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同時更新教學評價標準,多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將教學環節與考核評價有機結合,科學分配不同內容的考核比例。
在當下教學改革的機制下,混合教學模式即將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趨勢。先學后教,課堂上開始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實現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流程的變化。課前學生可利用網絡環境下的交互媒體自主學習,接受知識的傳授,課中教師因材施教,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課前學到的新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真正實現知識的內化。教師通過實踐摸索,建立多維度資源和合理的交互設計,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課程質量和教學成效。學校大力支持教學改革,完善網絡學習平臺的多重功能,豐富資源建設,促進和鼓勵教師開展混合教學模式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