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虹慧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優化,新型學徒制逐漸成為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學改革方向。在新型學徒制模式下,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的技術水平提升,能夠有效促進職業院校的技術型人才產出。技工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應該積極對“新型學徒制”的實施路徑進行研究與探索,加快教學改革進程。在如今廣西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背景下,作為本土技工院校,應該積極培育專業人才,根據市場人才需求,針對新型學徒制在專業教學的實施策略進行進一步探索,加快專業技術人才產出。
新型學徒制是校企合作背景下產生的新的教學模式,在學校與企業協同合作下,共同培育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可以說深化企業合作是新型學徒制開展的基礎。如今廣西地區對于工藝美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激增,對人才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本土院校,應該從地區的工業美術發展實況出發,根據人才需求,深化學校和企業間的合作,培育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我校在新型學徒制改革過程中,首先深入調研了行業的發展現狀,了解到現在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以工作室等小微企業為主力,且目前對于陶藝、木根雕以及玉石雕等門類的人才需求較大。對此,我校積極與發展勢頭較好的工作室及企業展開深度合作,聯合開發陶藝、木根雕、玉石雕三大工藝門類的一體化課程體系,通過校企合作平臺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實訓場地,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技術操作能力;此外,學生學業完成后可以進入合適的工作室或企業進行實習,由專業的師傅帶領學生進行職業經驗學習,畢業后如果雙方合作滿意還可以直接轉入正式員工,有效避免了畢業即失業的尷尬情況發生。新型學徒制下,從地方行業發展趨勢出發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學校針對企業需求對學生的技術進行針對性培育,促進符合行業發展、企業進步的人才產出。
“三段式”教學主要是從專業基礎、專業技能、職業能力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培養,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是現代學徒制下的主要人才培養模式。在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技工院校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及職業發展能力重視起來,采取“三段式”教學,培育全方位發展的人才。我校在針對工藝美術專業進行“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時,將學生進入學校的前兩個學期設為專業基礎學習階段,在該階段主要向學生輸入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以及一些通識知識;第三、四個學期為專業技能培育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由學校和企業通力合作,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對學生展開實訓課程教學,主要由專業的企業技工師傅帶領學生進行實訓操作,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陶藝制作、根雕或玉石雕刻的手感,增強學生的操作水平,促進其專業技能提升;第五、六學期則是學生職業能力提升階段,在該階段主要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主動性及創造性進行培育,以畢業設計為載體,讓學生盡情拓展思維,在學校教師與企業或工作室的工藝大師共同指導下,獨立完成一件陶藝、木根雕或玉石雕的工藝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技能應用能力、藝術應變能力、創新能力等工藝美術人才必須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
想要保證新型學徒制模式順利實施,最重要的就是“雙師型”教師團隊的構建,有了優秀的技術型師資隊伍,才能有效展開“師傅帶領徒弟”的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技工學校應該進一步工優化藝美術專業師資隊伍結構,構建“雙師型”教師團隊,培養學生的匠心精神。我校在針對工藝美術專業進行新型學徒制改革過程中,進一步優化了師資隊伍,聘請優秀的企業工藝大師對學生進行實訓操作指導,同時將本校的教師派往合作企業或工作室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及匠心精神培育,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能及思想水平,有利于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增加操作經驗,以教師為目標培育匠心精神。
在如今廣西工藝美術行業大力發展的背景下,本土的技工學校應該重視其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新型學徒制在工藝美術專業的改革路徑,深化校企合作,改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優秀的師資隊伍,促進符合地區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優秀技能人才產出,進一步推動行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