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娟
小學低年級語文是語文教學的開端,并且關聯(lián)到學生往后的語文素質(zhì)培養(yǎng)。一個良好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是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要求之一,想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就要從小學培養(yǎng),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在人生這條道路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一般分兩大類:一是課堂中達成的要求,主要指學習和自主學習方面的目標,通常課上完就應達成。所以,我們自己給自己確立一個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我們對自己教學理解和對自己教學行為的選擇,可以這樣來理解,明確上課的要求,明白自己的重心。
對課程的積極性是學好任何課程的前提,由于年齡的原因,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比較差,而這就需要我們?nèi)ヒ龑麄儗W會自主學習。而好奇心是學習的路燈,如果學生對語文課堂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就會增強,就愿意主動去學,進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反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自主性,會影響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探究能力。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初期,如果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他們將會終身受益。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從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切入,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感到身心愉悅,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比如,我在講完一節(jié)課時,會提前跟學生們說明天講哪一節(jié)課,并且說明明天會提問幾個小問題,回答出來的有獎勵,激勵他們自主學習。
一節(jié)課要講的有趣,關鍵是我們講的要好,關鍵是處理得當,從而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致。引起課堂中同學們的情感,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使教學輕松簡單。小學生情感比較豐富,我們從而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性,進而采取這種多種情感教學,使課堂變得趣味化,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被多種“趣味情境”帶入。例如,在講《靜夜思》這篇課文時,“床前明月光”,我會讓學生們想一下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然后舉手回答。在設身處境地想一下一位思念家鄉(xiāng)的詩人。在一個什么樣的場景下寫出這首詩。給他們留下一個課后作業(yè),晚上回家自己在夜里看一下月亮,隔天上課再讓學生們回答。
小學語文傳授知識過程中,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都要用心編排,時刻注意學生的關注點和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到時時刻刻以學生為主。精心展開設置,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
比如,我在講解有關《小鷹學飛》這篇課文時,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大大的“飛”字,之后讓學生們進行猜想我的用意。讓學生們說一下可以飛的動物,可以飛多高,等等。這樣快速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內(nèi)容,掌握我的用意。學生了解到鷹是可以飛的動物之后,馬上在這樣的氛圍下帶入這篇文章。學生們在這樣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掌握《小鷹學飛》的內(nèi)容。
每次講完一段課以后,需要明白學生們理解了多少,聽進去了多少,對于那些不容易理解的片段,要提前準備好教材,并且以逐層漸入的方式去講解,講課途中要詢問學生哪一點沒明白,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自己思考,讓他們自己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他們個人的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例如,我會在每次講課結束后預留出時間根據(jù)學生們對課上不是很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然后組織全班同學自由結合,分成小組的形式,讓他們自由交流,選出一個組長,輪流講出他們討論出的結果。從而更好地達到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目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另外,在做練習題時,我也會選取個別學生講解自己對題目的看法和認識,以此來擴展學生的學習思路,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
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學一樣如此。在教學生涯中,我們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把這些素養(yǎng)都交給學生,教人子弟,不能誤人子弟,以自身為榜樣,言傳身教可以對學生們起到一個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培養(yǎng)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目的遠遠不在于一時的成績評定,是而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對他們往后的人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學習的良好習慣,才能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自我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