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鷹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江鈴希望學校,江西 吉安 343900)
設計數學作業,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創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合理有效的數學作業,讓數學作業真正成為學生增加知識,增長才干,豐富生活的向導,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并能真正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益,為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習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基礎,讓作業能夠真正的起到鞏固學生數學知識的作用,近幾年來,小學數學老師深受當前應試教育所影響,在布置數學作業方面出現了很多的弊端,數學作業反而給學生帶來了很多學習的負擔,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的階段,在數學設計方面應該以“精簡”為宗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所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小學老師深受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認為只有不斷的重復練習與演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的要領,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于是布置的作業極多。繁重的作業任務給學生帶來的是沉重的負擔和壓力,這種學習狀態絕對不是學習的最佳狀態,長期以往,學生將會漸漸的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進而自己放棄了自己。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多想,繁重的作業任務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只是一昧的做題,成為做題機器。
單調、枯燥的作業使學生對作業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缺乏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在小學數學學科的作業方面體現得尤為透徹。大家都知道,談到數學作業,人們想到的就是無止境的計算。的確,數學以計算為根本,教師為學生馬虎的計算而頭疼,學生為重復的計算而心煩。單調、枯燥、機械化的作業讓學生只有疲憊應付的心思,哪有認真對待的心情呢?
現在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千篇一律,都缺乏層次感。過于統一化的作業無法讓學生們自主選擇并完成,這樣盡管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完成作業,但是對樹立學生們對學好數學的信心并沒有幫助。
小學數學作業方式應該多樣化,應結合書面筆算的形式,不斷增加現實的、有趣的、實踐性和探索性以及合作性等方面的作業。首先設計讓小學生感興趣的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作業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富有童趣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結合課本課后練習,設計一些如過關游戲、兒童樂園、數學王國等作業,增加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其次設計實踐性的作業,讓學生成為探究者。實踐性作業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數學方法、概念和原理等,如低年級布置擺小捧,操作教具、學具和繪制各種圖表等。另一種是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數學規律等,如布置制作、剪貼各種形體,到實地測量、統計調查等此類作業。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學生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發展也各有不同,他們對所需知識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就應該多層次,有差異。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消化不了”的現象。對有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降低作業難度,讓他們做一些簡單而有趣味的作業,解決他們“消化不了”的問題;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提高要求,設計一些擴展性的、富有挑戰性的作業,他們也就能“吃得飽”了。適量、適當的作業和要求,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不同層次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都會有新的收獲,有事半功倍之效。這樣,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就會不受到遏制。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特點。作業的設計和布置也可以改一改以往命令式、強制式的特點,給學生的作業也設計一個“自助餐”——自己選擇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題目,讓學生有一個較為輕松的作業氛圍,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作業,培養數學能力。作為教師就必須尊重差異,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并且還要承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不搞一刀切,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上都能獲得最優的發展。
開放性作業是在新課標下相對于原來的條件完備、結論確定的封閉性問題而言的。它注重發揮學生作業的自主開放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釋放自我潛能,從而獲得生動、立體、全面的發展。比如教學了“長、正方形的面積”后,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要給教室里兩扇向陽的窗戶做窗簾,每扇窗戶高2米,寬1米,至少需要買多少米布?在作業交流時,學生很快解答如下:2×1×2=4(平方米)。這時一位學生提出質疑:這樣買布太少,會遮不住太陽,應多買些。自由議論后,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為了便于拉開(透光)和關閉(遮光),還需把窗簾做成兩幅,兩幅之間要重疊一定的寬度,有的學生認為:市場上賣的布寬度和窗戶寬度不一定一致,還需要根據布幅的寬度和窗戶的寬度進行計算,才能確定應買布的長度。還有的學生說:質量好的布要盡量精確些,質量差些的可以適當放長些,這也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經濟條件。
作業的布置,教師要多多考慮,不要把作業布置看著成一次任務,要看成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動手操作能力的活動;要看成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平臺和工具;要看成教師掌握學生情況,實施個別輔導學生進步和鼓勵學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