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朝瑞
(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黑城中學,河北 邢臺 054300)
化學實驗能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讓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去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科學探究實踐中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該具有獨立完成體驗探究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傳統的化學實驗課堂上,在做實驗之前,教師會對實驗過程做出詳細規劃,為學生講解,教師在一節實驗課中的講解就用去了多半的時間,學生如何能夠在實驗過程中仔細體會、觀察、思考?現代化學實驗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本末倒置,在實驗課上教師只需要為學生講明需要注意的重點內容即可,其他內容讓學生自主思考或者通過查詢資料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研究教學策略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化學實驗過程當中,為學生留下充裕的動手、思考、探究的時間,將實驗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課上,我只為學生講述了實驗步驟和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發生裝置的導管露出塞子即可,不能伸入過長;長頸漏斗下端不要伸入液面以下;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導管要伸入集氣瓶底部。為學生講明這些重點內容后,我就將實驗課交給學生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思考、動手操作,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指導,最后讓學生將實驗所得寫下來。這樣,學生才有足夠的時間觀察、探究和反思。
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的化學概念和化學反應是貫穿整個課程學習的,如果每個課本出現的化學現象都組織學生親自做實驗是不實際的,所以為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又讓學生提高實驗技能,教師在初中化學課堂上優化演示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手段.課堂演示實驗的實驗現象直觀形象、器材節約、實驗簡便,可以協助教師在 45分鐘的課堂時間里對化學原理和現象的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視聽感官,也可以讓學生在聽課后自行操作演示實驗,鍛煉學生對實驗現象觀察和操作的應變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有時還應以常見實驗知識為生長點,進行創新、拓展,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創新分析。為了便于實驗操作或清楚地觀察實驗現象,可以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或利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各方案進行評價,選擇最佳方案,以此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例如,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以設計三種方案:①用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②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方案②最佳,因為方案①反應的速度太劇烈,不宜控制和收集氣體;方案③反應一下,馬上停止,不再產生氣體;而方案②的反應速度適中,比較容易控制,有利于氣體收集。這樣的創新設計,有利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積極思考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學會運用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化學知識的應用隨處可見。相較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學生對于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化學現象往往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感興趣。因此,我們在開展化學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把實驗與生活相結合。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指示劑的知識時,就教給學生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指示劑:首先,拿出幾片曬干的植物花瓣,把它們搗碎并且加入適當濃度的酒精溶液進行浸泡,然后再用紗布把浸泡出的液體擠出來,就可以作為指示劑來使用了。為了驗證指示劑的效果,我還當堂做了幾個小實驗,結果顯示,這種指示劑完全可以用在化學實驗中。這種把實驗同生活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化學實驗的距離,激發他們的實驗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的意識和能力。
教完教材中的“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后,我就啟發學生:“還能否利用其他材料和儀器改進這個實驗?你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做一做。”經過教師的啟發,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業余時間把家里已用過的盛藥用的小塑料瓶,用手電鉆將瓶底打6~7個小孔,里面放少許碎玻璃片,塞上帶有玻璃導氣管的橡皮塞,加上水止夾,100毫升的燒杯中放入適量的稀酸,這是對實驗裝置上的改革;實驗材料上,不是教材上指定的稀鹽酸和大理石,而是家里作裝飾用的水磨石(含碳酸鈣)顆粒和無色液體稀醋酸等。實驗操作上,他們取適量的水磨石裝入盛有少量碎玻璃片的小塑料瓶中,塞上帶有導氣管的橡皮塞,加上水止夾,放入盛有適量稀醋酸的小燒杯中,需要制二氧化碳時,打開水止夾,酸液從小塑料瓶底小孔進入和水磨石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從導氣管放出,不用二氧化碳時,加上水止夾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將酸液又壓回小燒杯中。不論實驗儀器和實驗材料如何變化,實驗裝置如何改裝,實驗操作方法如何改變,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這種啟發并鼓勵學生改變教材上設計的實驗儀器和實驗材料重新設計實驗的做法,使單一的實驗模式變得靈活、多樣,使學生不僅對實驗所獲取的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深刻,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初中化學教學的關鍵是將化學實驗教學與課堂知識講解有機結合,學校應配備完善的實驗器材和試劑,教師應提前講解實驗注意事項,學生應積極配合,這樣化學實驗才能順利進行.通過實驗切實觀察實驗現象可有利于學生理解化學原理和化學反應,促進初中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態度和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