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劍
(長春市南關區教師進修學校,吉林 長春 130000)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消除消極情緒。同時,家庭作為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對于他們的身心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和教師都需要參與到家校合作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開展家校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由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一些復雜社會環境的影響,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十分不利。而開展家校合作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全方面關注學生。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都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第二,能夠減輕學生的壓力。學生在平時面臨著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巨大壓力,而開展家校合作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學習。在家長和教師的幫助下及時調整狀態,避免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一)家長不夠重視。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家長和教師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些家長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夠重視,錯誤地把成績作為重中之重。因此,在課余時間給學生安排了大量的補習課程,在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方面表現得比較積極,而對于學校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卻并不夠關心,導致家校合作效果不理想。
(二)家長的專業性不足。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較低是導致家校合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雖然當前學生家長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能輕松地對孩子輔導作業,但是大部分家長不具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能力,尤其是在涉及到心理方面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對于教育孩子沒有足夠的經驗,缺乏專業性。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導。
(一)提高重視程度。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開展家校合作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當前學校和家庭就需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開展密切合作。一些家長錯誤地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還有一些家長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配合學校完成相關活動,學校和家長之間也缺乏交流和溝通。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需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肩負起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承擔的責任。
(二)搭建溝通平臺。為了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學校就應當搭建家校合作平臺,采用多種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設置家長指導中心,負責對家長的指導工作,提高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性,通過制度保障,確保家校合作能穩步開展。教師也要利用好微信、QQ等等平臺,加強和家長之間的互動,了解學生在家庭的表現,還可以給家長推送一些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資訊或者相關欄目。
(三)開展家長培訓。為了提高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端正家長的態度,為家校合作提供保障。學校就不僅要讓家長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還需要采用多種培訓方式,提高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例如,可以邀請專家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讓家長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同時借助各種公眾交流平臺,征求家長關于家校合作的意見。給家長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對家校合作的模式進行評價。在遇到問題時還可以相互分享,及時交流溝通。
(四)通過實踐活動拉近距離。為了提高加強合作的有效性,就需要拉近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定期地組織一些實踐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在活動中增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邀請家長到學校了解孩子的校園學習情況,教師到家庭家訪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與家長進行深入交流。當前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學習壓力,而教師要幫助學生舒緩學習上的壓力。學校可以組織學生成人禮、文藝晚會、公益活動、運動會等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同時邀請家長到校參加。還可以開展征文活動,讓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參與到其中,圍繞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展開討論,談一談自己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教師還要引導家長從自身做起,重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五)開創家校合作新模式教師要創新合作形式,調動家長的參與積極性,讓家長愿意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家庭和學校的作用,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創新家長會形式,由傳統的家長會變為家校聯誼會,結合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展開討論,利用形式靈活、主題鮮明的微家長會,增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可以每次邀請幾位家長參與到會議中,這樣能保障家長和教師有足夠的時間交流展開討論。還可以邀請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家長組成宣講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避免家長走進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這樣從家長的角度分享經驗,也更加具有實用性。
總而言之,家校合作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讓他們健康成長。家長和教師都要關注學生,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改正身上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使他們能健康成長。通過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