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第四小學,河北 廊坊 065800)
當前,中國已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熱點話題層出不窮,教育是熱點中的熱點話題,也是外界最為關注的話題。因此,本文以“互聯網+”形式的小學數學教學為案例,深入探討“互聯網+”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互聯網+”滲透到教育教學中,給教育掀起了一陣風浪。互聯網的存在與運用極大的沖擊了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每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必然性,不同的觀念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中是不適應的。如今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變多,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外界的誘惑也越來越多。能夠抵御住外界的誘惑,專心學習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教師必須擯棄傳統觀念,將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觀念的去除,多重視小學生的個人發展,以圖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做到個性化發展。只有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做到針對性教學,學生的注意力才不和被外界的各種新鮮事物誘惑所引走。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不能為了方便就一概而論,同質化教學下培養出來的人才是不具有自身特性的,這樣會磨滅學生的天性和天賦,不利于發揮出其特有的優勢。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因材施教。雖說在國情的影響下,我國目前還不容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小班教學,但是互聯網的誕生,能夠變向的做到這一點。如果突出“互聯網+”的特性,對信息技術合理運用,就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積極有效的進行數學教學。
數學屬于理科一類,與文字科目不同,不是背誦了相關知識點就能夠取得高分的。數學知識的難度較大,邏輯性也比較強,不是真正理解弄懂了知識點的含義和用法,很難做到靈活運用。一直以來,數學都是教學和學習中的重難點,因為授課時間短,教師很難在短期內將大量的知識將透徹,用單純的板書又極大的浪費了時間,使得教學效率更加低下。學生學不懂,上課宛如聽天書,學習起來就感覺很痛苦,極大的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令教學效率更低。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的出現能大大節省教師在板書上花費的時間,教師節省下來的時間就能夠充分利用起來,講解更多知識,著重注意重難點,使知識變得通俗易懂;還可以使用多媒體讓冰冷的數字公式帶上溫度,從而變得鮮活直觀又形象,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氛圍,培養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讓他(她)們完善邏輯,深刻體會到公式的具體用法。小學數學知識簡化能夠令學生學習到具體的、便于理解的知識,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而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形象化,則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降低學習理解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跟上時代的浪潮,不被社會所淘汰,教師就不得不與時俱進。在“互聯網+”這個背景下,教師認識到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開始探索尋求適合的教學方式,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形象化,借助多媒體的多樣呈現方式,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教學。“互聯網+”有著豐富的資源,可以不受限制的借助網絡傳播,實現了資源共享,將優質資源整合在一起,教師的教學思維模式同其他教師的模式碰撞交流,進行有選擇的結合利用,避免了學生因教師的固定思維而導致思維僵化。
課堂效果的整體呈現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一是教學效率,二是學習效率。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主要體現在教師身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優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氛圍,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節省大量不必要的時間進行針對性講解,教學效率自然顯著提升;而學生有了興趣,愿意主動學習,又能夠跟上教師的思維和教學進度,能聽懂教師講授的知識點,學習也會大大提升。雙方面的共同提升,就能達到優化課堂效果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 + ”背景下,想要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水平,加強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師就要將互聯網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利用其資源的豐富和傳播的快捷,適當借鑒符合當前學生狀況的資源和教學思維,將多媒體與網課、微課等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從多方面多渠道開展教學,使學生更易接受,從而實現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