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重慶市青木關中學,重慶 400000)
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語文教材中都會選用文采優美、文章質量較高的篇章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范文,在這些美文當中不乏人文素養教育的優質素材。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想在語文課堂實施人文素養教育的滲透,就要高度掌握課文的特點在課堂上適時完成人文素養教育滲透任務。具體可以在以下幾種類型的教學中完成人文素養教育滲透:
以高中古文閱讀項脊軒志的教學為例,在教學的合適時機向學生滲透人文素養教育知識點。
文章一開始便采用了強烈的對比寫法將小軒改造前和改造后的不同景致展現給大家。作者通過對小軒改造前昏暗、破敗的景象給予了描寫,而小軒改造后明亮充滿生機的畫面與改造之前的畫面形成了突出對比,讀者不經意間會向作者產生羨慕和贊賞的情感,積極弘揚了作者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教師可在此處巧妙的滲透以勞動為樂的人文素養教育知識。
作者將小軒改造后每天都在小軒中樂得其所的學習,享受著學習帶來的快樂與幸福,教師可以在此處與當今以學習為苦的學生做出鮮明的對比,從中有力的向學生滲透人文素養教育中的樂學精神的作用。
高中階段的晚休時間是學生們的晚飯以及休息時間,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階段的時間為學生播放《感動中國》的紀錄片,學生們一邊用餐一邊觀看影片故事,這樣既不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又能利用感人至深的故事積極觸動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產生效果明顯的人文素養教育。如片中播放的中國兩彈一星專家于敏,率領科研團隊與世隔絕三十年的科研事跡,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激勵和促進作用;還有中國著名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放棄首都北京安逸的生活來到艱苦的山區支教,退休外交官默默地奉獻了十個春秋的故事更是感動了無數人們;中國女排教練郎平在祖國最需要她的時刻毅然決然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到國家隊挑起中國女排主教練的重任,帶領中國女排奪取2016年巴西奧運會世界冠軍,面對強敵英勇對戰的精神形成了中國女排精神,被中國人民傳誦。學生們通過觀看影片使自身的思想得到升華,心靈得到凈化。
高中語文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讀好書、多讀書不僅是語文學科教學的任務,也是學生通過讀書不斷接受人文素養教育的良好機會。高中語文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學生養成終身讀書的好習慣。在寒暑假期間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如《老人與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平凡的世界》《秋》《春》《家》《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中外名著,也可以在課下時間鼓勵學生多多閱讀《世界博覽》《讀者》等優秀期刊,這樣學生通過長時間的閱讀不僅陶冶了情操、拓寬了視野也極大的豐富了自己的知識。
學生的作文過程是用文字表達心聲的過程,首先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好作文的素材,學生可以通過書本、電視以及生活中各個渠道積累寫作素材,要求這些素材的內容都與道德內容相關;其次,為學生布置協作任務,可以結合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一個星期寫一篇小作文,每個月寫一篇大作文,由于學生平時積累了豐富的協助素材,所以學生寫出的文章一定具備鮮活、具體和生動的內容。以感恩的教育為例,學生可以通過寫作文表達自己怎樣感恩老師的教誨之恩和家長的養育之恩。
由于高中的語文老師也是板報的指導老師,因此在班級的板報布置中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雜志、書刊以及報紙中摘取身邊感人的事跡和人物,如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熱愛集體、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都可以書寫,做好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榜樣。
總之,人文素養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高中語文教師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完成人文素養教育滲透任務,就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和滲透辦法,不斷堅定信心把學生培養成有知識、有文化、懂感恩、樂學、善學、勤學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