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朵朵 甘肅省慶陽市隴劇研究所
所謂舞臺表現力,指的是演員在舞臺上充分表現角色、塑造角色,演繹角色性格和內心,展現角色各個側面的綜合能力,其中包含了諸多內容,如演員的文化修養、形體、語言、聲音等,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演員對于劇本內涵與人物內心的揣摩、體會,演員的唱念做打基本功,以及自身生活積累與文化素養等。隨著戲曲表現形式的不斷完善,戲曲表演的條件也不斷改善,無論表演條件如何進步,最影響戲曲演員舞臺表現力的因素始終不變。
要想成為一名戲曲表演者,唱念做打等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舞臺表現力。要通過塑造一些靈動的、鮮活的角色,來將藝術表現的張力展現給觀眾,這樣才能展現出藝術美感和表演價值。通過提升舞臺表現力,可以展現出戲曲藝術的文化內涵,體現獨具特色的戲曲藝術文化價值。
戲曲演員要想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舞臺表現力,需要深入體會劇本內涵與人物內心、不斷夯實戲曲唱念做打基本功、增加生活積累與提高文化素養。下面筆者將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對這幾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
戲曲演員在長期的訓練中,具備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這些對于演員的演出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并非具備了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戲曲演出就能夠完美。這只是外在條件,真正富有感染力的、優秀的戲曲作品,必須要有內核。而這“內核”,主要通過戲曲演員對于劇本和人物的了解和揣摩來實現。
戲曲演員在表演開始之前,都會首先了解劇本,對劇本進行研究。因為只有充分了解了劇本,才能更好地對角色進行表演。尤其是對于劇本的歷史背景要充分了解,很多時候,歷史背景會影響劇中人物的角色形象和角色選擇。此外,演員不能僅僅只了解自身角色,還需要對于劇本中的其他人物角色、劇本的整體結構、劇本的情感有一個深入的把握,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符合劇本中的人物設定。戲曲演員要對整體劇情進行分析,再從整體到個體,深入進行探究,要對不同的角色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此外,戲曲演員還應該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內心。每一個角色都有其內在情感和內心表現,演員只有充分把握人物的內心,才能夠結合表演技巧來創造性地塑造人物,提升舞臺表現力。
一名基本功扎實、舞臺表現力極強的戲曲演員,首先要具備的就是形體美和唱功的完美結合,這樣才能展現出戲曲獨有的藝術魅力。在唱腔方面,戲曲演員必須做到字正腔圓、吐字清晰,另外還要配上優美的形體動作,以此讓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生動、真實。除此之外,演員還要具有極強的舞臺心理素質,能夠根據各種狀況及時作出合理應變,這樣才能真正掌控舞臺。
從舞臺藝術的角度來講,演員必然需要采用基本的手段,才能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其中“唱、念、做、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選擇。其間,演員必須結合角色的特點,注重運用這些基本手段,觀眾在根據劇目去感受人物角色的過程中,必然對于這四種人物形象塑造手段有著不同的感受。
戲曲演員要注重增加自身的生活閱歷,這樣才能將自身的藝術風格展現在人們面前。戲曲演員要留心觀察、深刻體驗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中感受到生活的藝術與魅力,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另外,在觀察和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戲曲演員要深入剖析人物的特點,還要針對文化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因為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濃墨重彩,而禮儀文化、民俗文化等也會充斥在生活之中,與演員自身的藝術修養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所以戲曲演員只要深入觀察與體驗生活,在舞臺上自然能把異彩紛呈的表演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上述文章中,筆者首先對舞臺表現力進行了概述,然后分三個層次對戲曲演員培養舞臺表現力展開了論述。戲曲是一門舞臺藝術,不僅需要舞臺服裝、道具、燈光等各方面的配合,也需要演員具備一定的表演技巧,此外更需要演員具備較強的舞臺表現力。只有這些條件都具備,戲曲這門藝術才能更具感染力。為此,戲曲演員應該練好自身的戲曲基本功,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文化修養,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自我感悟和自我提升。同時,對于戲曲表演技巧也要在戲曲表演的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感悟和經驗總結,要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進行藝術創新。當今,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戲曲遇到了諸多的機遇與挑戰,戲曲演員需要不斷地傳承傳統文化,并對表演進行一定的改革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只有如此,才能夠讓戲曲藝術繼續傳承、發揚下去,才能使戲曲藝術散發出更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