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敏
(國家電投集團河南電力有限公司技術信息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1)
隨著國民經濟增長對電力的大力需求,近些年來,許多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為特點的新生電廠應運而生,并以較好的薪資待遇吸引了大量專業人員和技術工人從老電廠跳槽。為了扼制這一問題,維持電廠正常生產運行,本文從企業文化角度,探尋電廠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創新,以期利用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良性發展中的基石作用,充分融合促進兩套體系,使其產生1+1 大于二的合力作用,促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指的是一個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企業規范、企業生存氛圍的總和,其是企業的靈魂,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企業凝聚團隊力量,進而實現企業人共同的理想信念。
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指的是企業運用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方法,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的包括培訓、組織與協調在內的一系列,以發揮企業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盡其才,最終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行為。
企業文化延展開來,可以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三個方面,既涵蓋了企業員工精神方面的熏陶,又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制度規范和物質保障。具體而言,二者的關系還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二者都以企業員工作為目標對象,企業文化是軟管理,而人力資源管理更多的體現在制度上的硬管理;其次,二者具有共同的任務目標,即都是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傳承企業文化,發揮企業員工的最大合理,實現個人與企業價值的統一。再次,二者的功能具有互通性,即企業文化的團隊凝聚,價值導向作用始終貫穿于人力資源管理中,且企業文化的約束和激勵作用,也與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激勵和獎懲相同。
企業文化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企業文化將具有不同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成長、文化、宗教背景的員工用統一的企業精神和文化理念予以統一,用一種正向積極的企業價值觀和精神導向,柔性彌補人力資源管理硬性管理的偏頗與不足,潛移默化下使企業員工凝聚一心,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和執行保障,具體表現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制度,將企業文化的內涵與精神以一種相對強制性的方式輻射和傳遞給員工,對企業文化起到了傳承、推進以及修正和提高的作用,讓企業文化貼近企業和員工實際需求,最大效度地發揮精神引導和激勵作用。
拓寬招聘渠道,加大招聘力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樹立企業文化品牌。在對外招聘時,用深入人心,廣為人知的企業文化線上線下同步宣傳,吸引優秀的認同電廠企業文化的應屆畢業生以及其他經驗豐富的相關工作者進入電廠。選聘過程中,企業除了加強職業素質的考察外,還將企業文化認同測評加入到員工測評以及新員工培訓中。
電廠屬于技能型企業,對員工的技能要求相對較高。從企業長期發展角度而言,應基于企業文化,完善電廠員工的培訓機制,明確培訓目標,創新培訓方法,豐富培訓內容,同時加強職業道德培育。如結合多種安全、文體、技能競賽、專長員工內部培訓等活動將企業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創造企業和諧、進取的企業文化氛圍。此外,還應加強對企業管理層,特別是中層管理層的培育。
對于電廠員工而言,無論職位高低,貢獻能力大小,都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獲得上級認可,分享企業的利潤增長。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了企業的精神激勵氛圍,有助于強化電廠員工的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讓每位員工能以飽滿的情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企業建設中來。此外,電廠應完善對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建設,以過去的“單一工資性報酬”向“崗位決定分配”、“業績和能力引導分配”的轉變,以單一的獎金獎勵,向學習機會、培訓、休假,股權分享等多樣激勵擴展,完善電廠職稱晉升通道,為技術人員成為部門負責人提供機會,避免廠級領導直接任命以及過于青睞外單位引進人才問題。
企業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企業自身經營管理及發展規模的強大。只有企業做大做強,員工管理制度、薪酬待遇、晉升制度科學合理,員工對企業發展前景信心充足,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此外,應結合電廠實際情況,在績效考核中向技術型員工做出一定的傾向,對員工的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給予一定精神和物質獎勵,如此才能留住優秀人才,保持企業良性發展。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長期良性發展的基石,二者關系密切,相互促進,只有基于企業文化,從選人、用人、育人、留人四個方面共同發力,才能讓員工形成真正的企業認同,解決電廠專業技術人員短缺,崗位管理機制不科學,缺乏精神激勵環境等人力資源管理問題,促進電廠長期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