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春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設置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來規范的,但由于課程標準比較簡要,教材就成為學科教學的主要內容。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必須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高中教育是承接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間環節,高中思想教育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能否承擔起社會建設的重擔。意識形態就是上層建筑,上層建筑決定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高中階段的思想教育正好就是高中生搭建意識形態的關鍵時期。將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融入高中生的意識形態中,使其保持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愛國品質,才能使其在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以正確的思想意識指導具體的工作和生活。課程的內容和意義,在本質上并不是對所有人都相同的。
例如,學生有地域特點,有不同的思想困惑和認知經驗,這是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實際。
所以,教師應使自己和學生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課程的創建者,教學內容要根據教與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創新與變革,教材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學生生活,又要反映現代社會進步與科技發展,既要有利于老師進行課堂創新教學,又要有利于推動學生的自身發展,既要滿足新課程的改革要求,又提供自主思維、發展學生的機會。發揮潛力的機會與空間,課堂教學內容一直堅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安排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學高中政治時應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如校園德育環境、班級精神、教師的人格魅力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能夠預見課堂的所有情節并不是課堂教學的技巧,而是能根據課堂教學時的發生情況,對不適合當下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變動,最終達到教學目的。這說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預設性和生成性不可能完全統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及時獲取生態資源,并將其納入教學設計中,以創建輕松而充滿活力的教學環境。使課堂教學最終走向預設。
例如,引導學生學習優秀的紅色文化資源,優秀的紅色文化有優秀的精神傳承,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歌曲等等方式來教導學生,優秀的紅色文化不僅與《經濟生活》體現的精神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而且與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內容也是十分貼切的。總體來說,《文化生活》這門課程所體現出來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要讓高中生發現、理解、傳揚我們的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摒棄腐朽文化,保持我們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文化生活》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素材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學生深刻理解,還要學生將其發揚光大。而紅色文化資源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延續,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我們的傳統文化,更為傳統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素材和真實案例,紅色文化資源的載體并不單單局限于某些故事或者實例,更多的是富有教學意義的影像資料、紅軍歌曲等,這些紅色文化的載體是真實存在并不枯燥的。因此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紅色文化資源為老師提供了更加豐富史料,對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工作來說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教師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只有自己真正認同馬克思科學理論,對所教授的內容做到真懂、真信以及真用,做到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同時,教師還要閱讀專業書籍,儲備豐富的知識,堅定信念,增強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將政治理論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才能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其次,教師要運用多種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小組合作學習、啟發式學習、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師要科學運用這些教學方法,圍繞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展開教學活動。
新課程改革要求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具體實踐,宣傳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作,涉及了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只有科學的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師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