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紅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對于學習是有著極其強大的促進推動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環境的熏陶,只有在課堂上學生才能接受到系統、有效的英語教育,因此教師應當珍惜時機,以科學高效的方式培養學生興趣,夯實英語基礎。
現今許多小學依然對英語不夠重視,沒有聘請專業的英語教師進行授課,而是由其他學科教師代替,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違背了現代教育觀念,以呆板強硬的教學模式強迫學生學習,這樣不但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降低了教學質量。因此學校和教師應當重視小學英語教育,采取科學高效的方式進行英語教育。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活潑好動、思維靈活,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師不能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死板地教授課本知識,而應該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形勢,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傳授新單詞時,由傳統枯燥的讀記方式改為“詞畫”方式,引導學生以畫面的形式學習記憶單詞,讓學生由單詞含義想象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來記憶單詞,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從學生之間選擇一個最優秀的記憶畫面作為整個單詞的代表,這樣便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教師講授完課本中的文章內容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不同的小組演繹課文內容的不同段落,以話劇的形式將靜態的文本內容具象為動態的表演形式,這樣不僅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根據記憶金字塔的分析可知,人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的10%、聽到的20%、看到的30%、教授給他人的50%。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角度聯合教學的方式,結合學生的多個感官,如眼、耳、口、手、腦并用,以此營造出良好的英語環境,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以及培養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教授新的單詞及課文時,可以先放一到兩遍錄音,讓學生跟讀,從而產生粗略印象。在對于重點句型的教學時,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利用句型造句進行對話,同時用筆記錄下來,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記錄學習了重難點知識的習慣,還從多感官角度加深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教師還可以利用視頻、圖片甚至實物的方式進行教學,以強大的視覺沖擊效果刺激學生的神經,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和理解。
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及時的評價,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并且學生之間有個性化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多給予學生肯定性、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教師邀請學生回答問題時,對于成績優秀有準備的同學,教師要給予學生肯定和贊揚,但同時應當精益求精,給學生提出改進和提升的建議,讓同學有更深的發展;對于成績較差沒有準備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激勵學生向優秀同學學習,然后在私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這樣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給予學生適當的正向激勵,既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又讓學生從教師的鼓勵中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語言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對興趣的培養是刻不容緩的,教師應當重視小學英語教育,從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多角度的聯合教學以及多維度的評價方式三個方面,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