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葉
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主要是讓學生們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先“學”,教師隨后在課堂中進行互動引導完成“教”的部分,在課下學生們通過微課反復觀看學習內容通過自主學習鞏固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們將知識內化成自己成長的一部分,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
農村中學的學生普遍音樂素養較低,音樂審美能力參差不齊,對傳統音樂教學興趣感低,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師進行曲風和演唱技巧的傳授對于學生來說較為困難。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訓練,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被充分地挖掘出來。音樂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出發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學生們先學,教師再教,學生們再復習,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中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以往的教學中,音樂教師進行自上而下的教學,農村學生在被動的學習模式中學習效果不佳,音樂教師無法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隨著平板終端技術的普及,學生們可以嘗試學習多種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們可以感受豐富多彩的音樂學習內容,嘗試多種課堂互動方式,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過程中,只會在課堂中給學生講解重難點和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惑,這種充滿針對性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課堂教學的時間,有益于構建高效音樂課堂。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音樂教師借助平板電腦教學的便利,讓學生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內容的學習提升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音樂教師選擇內容豐富,符合學情的視頻是提升教學效益的關鍵。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初中音樂“歌唱祖國”這一單元教學中,音樂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可以選擇學生們在校內外參與的愛國實踐主題活動的照片插入到視頻制作中,學生們觀看自己參加活動的照片,反復地觀看或者定格視頻,將實踐和認識緊密聯系起來,逐步地體會歌曲中的深意,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更好地詮釋歌曲。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音樂學習不再是簡單的課上學習,而是一個動態性的學習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表達機會,增加音樂活動實踐教學的內容,強化學生進行說和唱的訓練內容,減少教師單一講解音樂樂理知識的內容,讓學生們在自主探究中發現音樂知識,逐漸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品質。例如,音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相應的音樂學習任務,讓學生們課前建立音樂學習小組,把學習水平和興趣相當的學生分到一組,讓學生們以競爭的形式擔任組長,讓學生們在互相監督中搜集相關的音樂知識,合作分工共同完成學習的任務,達到互相進步的目的。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音樂劇教學中,音樂教師讓學生們通過自主學習自制音樂劇,在課上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呈現出音樂學習的成果,可以讓農村學生在互動學習中增加團結協作能力,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質。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占有絕對性的地位,音樂教師作為課堂中的權威對學生實施評價,這樣的評價體系相對來說缺乏客觀性和全面性。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們在平板電腦上自主進行預習,完成任務后通過相關的軟件測評對自己的前置作業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評估,實現一個自評的過程。音樂教師在教學前收集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的反饋,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反饋進行有效評價,從而重新調整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音樂課堂上,音樂教師增加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對學生們的歌曲演繹情況進行各方面的打分,通過電子交互白板呈現評選結果,學生們在自評、互評中尋找不足,針對弱項遵循建議進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