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成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周莊文化旅游學院,江蘇 蘇州 215325)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主要導向的價值取向教育,具有科學性、階級性、實踐性、時代性等鮮明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方式,是加強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關鍵內核。
高校作為文化建設的助陣地,大學生的思想動態直接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歷史機遇期,高校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陣地,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領域。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高校學生與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這就為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提出了新要求。
通常意義上,高校的教育對象,將在校學生作為最主要的教育對象,但往往會忽略高校教師隊伍以及行政管理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參與者,進行全過程的教育管理。
高校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經歷的經驗較少,加之外界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容易出現理想信念不堅定,社會責任感淡化,個人自我意識較強,心理素質較差等問題。高校教師也是主要教育對象之一,作為授課教師,要堅持正確政治站位,用正確的價值觀念影響同學和身邊的人,在涉及到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等方面,應該立場堅定。但是,由于當前一些地方還存在認識盲區,缺乏對教師思想與課程的全流程管理,教學失范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此外,高校行政人員作為管理者,也是主要教育對象,加強自身建設還存在形式主義,難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效率、高標準、嚴要求的執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治學辦學理念。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確教育者和教育對象多樣性,他們的身份往往具有多重屬性。他們既是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對象,這就需要在教育過程中把握身份轉變,相互協調,共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
高校中教育者的主體為思想政治教師以及一些年輕輔導員。其中,由于一些老師本身沒有經過長時間系統學習與實踐,自身缺乏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很大程度上無法真正的達到教育效果。同時,高校管理者們主要是針對高校教師以及行政管理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難以做到全覆蓋。高校教師學歷層次與文化水平相對較高,往往對強制性的思想教育灌輸存在抵觸心理,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的效果。
教育形式與方法是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載體。從當前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有一些新的轉變,但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還有提高的很大空間。
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必修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學校定期會有團日活動、黨日活動、紀念活動等多種活動。但是,活動的舉辦常常是為了檢查與考核,存在形式主義傾向。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參與過程中,參加較多的是黨員、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而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參與到活動之中,成為活動的被動參與者,難以切身體會到活動的真正意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參與者的積極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確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意識。要加強對學歷層次較高的管理人員和教師隊伍的集中教育。堅決防止不當言論的發表與傳播,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學校宣傳過程中不變形、不走樣,始終將黨和國家的聲音精準的傳播開來,讓正能量的傳播常態化。同時,運用多種方式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將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進行有機結合,促成他們形成正確想價值觀念。通過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意識,讓高校成為純凈的思想陣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要求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想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改革發展的方向。2016 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堅持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因此,我們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出發點。
立德樹人與精神境界密切相關。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高尚品德要素。將立德樹人作為出發點,首先要加強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品德教育。立德樹人不僅是對高校學生的要求,也是對高校教師的要求。高校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教育者,起著標桿示范作用,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品德教育。同時,我們在開展立德樹人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治學理念。
堅定文化自信,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大力學習和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同時,要加強共產黨人的精神文化闡,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汲取精神養分,不斷增強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同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創新多種形式的方式方法,運用各種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性、針對性,實現教育理念的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