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漢族幼兒園,內蒙古自治區 鄂爾多斯 017000)
根據研究調查可以發現,不少幼兒園并沒有足夠的游戲化教學策略。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往往會遵循教案流程進行教學,在課堂之中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幼兒自主為輔。講課教學模式通常教師與家長都十分關注幼兒對文化理論知識的掌握,讓幼兒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教師無法將教學活動與游戲有機結合,無法發揮游戲策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作用。如今,已經有很多幼兒園充分了解到在教學活動過程游戲策略的重要程度,將教學思路與教學模式進行適當調整,但仍需加強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策略的認知。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策略的應用需要足夠的設備器材以及游戲場所,同時也需要游戲資源的支持。充裕的游戲活動時間與良好游戲資源設備是開展游戲策略的基礎。目前,很多幼兒園都缺少相應的游戲設備,導致游戲活動十分單一,缺少多樣性以及創新性。游戲資源的浪費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方面,幼兒園本身對游戲策略教學活動的認知就不夠深刻,對游戲設備與器材的資金投入較小,導致游戲資源設備陳舊單一,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游戲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幼兒園本身并沒有充裕的時間舉辦游戲活動從而導致游戲教學資源極度浪費,游戲活動策略開展流程極不合理,會直接阻礙游戲策略在教學過程中的順利開展。
幼兒的年齡尚小,其身心發展極不成熟,對新鮮事物的接觸難免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尤其是剛剛進入一個新環境時的幼兒,無法在短時間內消除自身的不良習慣。但如若在幼兒園教學活動過程中運用游戲策略,可以有效緩解幼兒緊張情緒,潛移默化地讓幼兒在園中自主輕松愉悅的學習,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主動性。
比如,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打電話”的游戲策略導入,從教師指引幼兒學會禮貌用語開始,讓兩名同學共同模擬打電話的場景,在此游戲過程中,要引導幼兒學會使用“謝謝”“您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幫助幼兒掌握與他人進行交往的經驗,可以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游戲策略教學的快樂,并在日后的實際生活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提高幼兒交際能力水平,提升游戲策略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提前做好游戲策略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的互動準備是保證游戲策略順利實施的關鍵步驟。游戲策略在教學活動的前期準備應當包括非物質與物質兩類。非物質類是指教師在游戲過程中,需要對相關性問題及時進行考慮,其包括游戲環節、語言知識以及幼兒興趣愛好了解等方面。物質類是指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所運用到的各種道具,其中包含模型以及板凳等等。
比如,當教師在游戲活動中運用游戲策略時,可以將“種植物”作為活動課題,指引幼兒對花朵進行培養與種植,為了保證游戲教學策略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在正式開始前做出如下準備:按照幼兒園中幼兒的人數,為其準備數量充足的水壺、花種、鏟子以及花盆等用具,并且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觀看種子成長的過程紀錄片。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實際資料,對幼兒在成長發育中對游戲的側重點進行探究分析,并設計師生對話、情景游戲等環節。
教師需要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滲透游戲教學策略,這樣才能有效發揮游戲教學的重要功效。教師需要極其關注幼兒生活細節。
例如幼兒如果喜愛跑步,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多對跑步游戲進行設計,充分激發幼兒運動積極性。在幼兒小班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游戲策略指引幼兒具有良好日常習慣,像獨立吃飯、獨立穿衣等。對于中、大班幼兒,教師要注意游戲策略運用的傾向性,要游戲過程中融合安全知識。比如,幼兒在過馬路時,必須要有大人在場陪伴,必須要有紅燈停、綠燈行的意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過程中運用游戲策略,是當前新時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教學活動進行改革的一大鮮明特征。幼兒園教師應當從幼兒實際情況入手,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合理的游戲策略,開展多元化游戲活動,科學布置游戲場景。幫助幼兒掌握良好生活習慣,開發幼兒智慧與思維,保證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