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斌
(湖北省麻城市鼓樓高山咀小學,湖北 麻城 438300)
隨著年級的增長,小學數學的難度也逐漸加深,不難看出有些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后數學成績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是不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不理解數學的抽象思維,所以導致成績下降。學好數學不僅要理解淺層知識含義還要理解其中的邏輯問題,如果學生的抽象概括知識的能力較強,那么所學知識的遷移速度也會越快。小學數學教師要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概括能力,尤其是抽象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關于三角形的知識中,根據角度的不同又分支出許多種類,如: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教師可通過展示不同三角形使學生總結出這些三角形的共同特征,以便于三角形的整體學習。這種方式可以延伸到以后關于圖形的學習,同時也在學習過程中也提高了學生的對各個圖形的遷移能力。
新知識的學習往往建立于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如果學生對知識沒有整體的體系,那么也很難形成知識間的遷移。在學習扇形時,教師可以聯系已有所學過的圓形,其中扇形實際上是圓形的一部分,通過圓形的面積、周長公式延伸到扇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不僅學習了新知識,而且鞏固了已有知識,進而提升學生對扇形學習的效果,從而形成了知識的遷移。在數學中不僅學習知識,而且要學習數學的思維模式,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形成也會增強各科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更有利于將來的學習。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斷思考如何切實有效的解決好教學中的重點學習和難點突破,在備課中教師要將各個知識點提取其最精煉的部分,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遷移能力。關于圓柱的學習時,要從長方形進行引入,在PPT 上顯示圓柱、半展開圖以及等大的長方形,學生通過觀察得知,圓柱展開其實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即為圓柱上底面的周長,而長方形的寬則是圓柱的高度,進而抓住兩個圖形的共同點,有利于對新知識的學習,便于接下來表面積甚至是未來體積的學習。在設置問題時也要考慮到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將學習到的知識聯系生活,從而使學生發現學習的重要性,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趣味。
新課改對于數學教學有一個為之重要的理念,是通過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情境化進行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趣味性。而在數學這種較為抽象的學科里有許多知識學生難以理解,如:公式、概念、性質等等,將這些知識情景化,從情境中解決數學問題,把數學知識以情境的形式展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趣味,增強對數學學習的專注力。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元角分的學習出現了許多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復習課的時間組織起一項活動,課前要求學生帶來的瓜果蔬菜,在班級開展買賣活動,分好買家及賣家,對帶來的瓜果蔬菜進行定價,用兒童紙幣進行買賣,這種情境化教學使學生的參與感更強,這也是提高學生對元角分的計算能力,從而更好地對此內容進行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在平時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計算加訓,并不是設置題海戰術,而是設計多種不同形式的計算,要從簡單問題過渡到難題,這樣學生的學習才不認為枯燥,高效計算訓練的基礎仍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的學習才會使學生的收獲更大。例如:四則混合運算中,有的學生總是記不住先要算乘除法,再進行加減法,起初的訓練可以通過超市賬單來進行,教師出示幾組賬單,其中一件物品可以多買幾個,簡單的題目加大了學生的對計算的信心,逐漸過渡到偏難的題目,每個階段的題目難度總會有一點點加深,這種訓練的方式也增強了學生的計算準確率,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習慣的培養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尤其是小學時期對習慣的培養更重要,小學生寫計算題時會出現馬虎、不認真、計算慢的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教授計算思路、多種解題思想,首先按照教師制定的計算方法,其次嚴格按照要求,步驟明確,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
提高小學生知識的概括水平對于教師而言不僅要從知識點入手,而且要從數學思維入手,以此來達到提升知識遷移能力。那么在教學中要注意新舊知識間的關系,多次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其中的思維方式,對更有效的學習新知識,在情境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也是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到的問題,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做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