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張慶芳 王麗霞
高職工科專業課的培養目標是 “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多年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授課以專業技能培養為主,缺乏課程思政的意識,其實專業課同樣具有思政教育能力,教師可以結合高職工科專業課程的內容特點、授課特點,挖掘思政元素,將之融于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素養。本文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從課程的技術內容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進行思政環節的設置,為其他工科專業課程進行思政教學設計提供借鑒。
專業課課程思政不是將專業課的部分教學時間用于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將思政內容生硬地照搬到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而是應該深入研究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和過程,挖掘出和課程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素材,進行思政教學設計。
這樣設計出的思政內容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能很好地融入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也能很好地對思政課的內容進行鞏固和理解。
思政環節中蘊含著職業素養、團隊協作意識、工匠精神、道德規范等元素,通過思政環節的實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他們互幫互助,能較好地達到學懂、會分析、能應用的狀態,結合評價打分激勵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高職工科專業課的思政環節設計不能為了思政而思政,其內容不能脫離專業課的教學內容,需結合專業課的教學進行設計,符合以下原則。
工科思政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素養,工科專業課教學的知識、技能是崗位的知識和技能,素養也需與崗位素養目標相統一。在思政環節的設計時,要先對專業相應的崗位素養目標進行分析,根據崗位素養要求進行思政教育設計,如工科崗位所要的工匠精神,就可以在教學任務中設計操作規范等細節訓練,培養學生嚴謹規范的良好習慣。
工科專業課的思政應與教學內容相融合。與教學內容相脫離的思政教育,與教學內容無邏輯無聯系的思政教育,學生不易接受,會產生突兀感,讓學生從專業教學的情境中分離出來。在教學設計時,應認真研究分析課程內容,從課程內容所涉及的技術出發,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政環節設計,使思政教育融于知識、技能的教學中,做到潤物無聲。
每一屆、每一個班、每一個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都不一樣,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在思政教育設計時,需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個性等特點。如學生喜歡新鮮事物,追求時尚,在設計案例時,可以從技術的時尚應用導入,提升學習興趣,讓學生能主動地去分析技術,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高職學生普遍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可以結合他們容易理解的載體,以生動的語音、直觀的圖像等,提升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職工科專業課的思政環節需結合專業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如圖1 所示為思政元素分析的思路,根據素養目標,結合知識、技能內容進行設計。
技術的誕生的目的一般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也會不斷改進。根據知識目標,從知識點相關技術的誕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方案等挖掘思政案例,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技術的表述往往是文字或數學表達式,枯燥又難以理解。從前沿科技案例中尋找知識點的應用案例,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應用案例中選擇我國自己開發的應用案例,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添愛國情懷。
在技術發展或應用歷程中,會涌現出一批批先進的代表性人物,可以向學生介紹代表人物的勵志故事、先進事跡、敬業精神等,給學生提供模范學習榜樣,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技能訓練過程中包含訓練設備的擺放、軟件編程的規范、硬件接線規范、系統調試的步驟等,可以結合這些環節進行思政教學,從一個字母、一個標點等訓練細節出發,培養工匠精神,培養團隊協作意識等。
在挖掘出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之后,就需要將其融入教學過程中。如圖2 所示,技術應用案例可以作為課前、課后的微視頻、PPT 或文字資料,也可以用作課中的情境創設素材。在互動環節,可以設計提問、匯報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操作環節,設計小組任務,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在評價環節,根據學生是否按時完成任務、簽到情況等對學生的時間觀念、誠信意識等進行培養。

圖2 教學過程中思政環節的應用
如圖3 為《信號與系統》課程中傅里葉級數知識點的教學設計。傅里葉級數是說周期信號可以分解成余弦或正弦信號的疊加,借助傅里葉級數,可以繪制周期信號的頻譜,傅里葉級數可以幫助我們對周期信號進行頻域分析。傅里葉級數內容的描述以數學公式為主,內容抽象、枯燥,高職學生理論基礎比較薄弱,不擅長推導計算。 在課前,布置分組任務,讓學生通過matlab軟件繪制雙頻信號,將抽象的數學表達式用形象的波形表示。課前任務可以培養團隊協作意識,按時提交、不抄襲,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課中,通過課前簽到,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引入“東方紅1 號”通信系統,介紹“兩彈一星”,號召學生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聯系我們當前的衛星系統、5G 通信系統,提升愛國情懷,樹立民族自信。對“東方紅1 號”傳回的電子音樂信號進行分析,采用問題牽引下的探究學習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布置探究實驗,讓學生分組進行周期信號的疊加實驗,在實驗中,注意提示學生編程時要嚴謹規范,注意中英文符號的區別等,培養工匠精神。通過形象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形象的認識到頻域分析的優點。在總結時,利用蘇軾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引導學生學會變換角度分析問題,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借由古詩,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智慧,樹立文化自信。

圖3 傅里葉級數的教學環節設計
在高職工科專業課教學中進行思政教育,需要從課程內容和教學環節中挖掘恰當的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過程中的情境創設、技能訓練、小組合作等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做到“德技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