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西赟
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在朝政腐敗狀況下,仍堅持驅逐奸臣,勵精圖治,努力扭轉局面。他在位的幾十年內既無權臣、宦官或后宮的專治,也很少有不良的政令,史稱“弘治中興”。
比起秦皇漢武,明孝宗朱佑樘是一個名氣沒那么大的皇帝,但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朱佑樘勤謹一生,處處以人為本。
他將四品以上官員名單貼在宮內文華殿壁墻上,平時熟記,做到心中有數,意在掌握官員動態,不受蒙蔽。
朱佑樘對待大臣非常寬厚,能推心置腹真心待人,甚至包括他的仇人,他也都是寬厚對待。他從未體罰鞭打過大臣,因而,君臣之間的關系非常親密,宛如一家人。因擔心大臣夜晚歸家遇到危險,便下圣旨,今后凡遇在京官員夜晚返家,不論職位高低,一律令鋪軍執燈相送。雖然這些事情不算大,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如此體貼臣下,也實屬不易了。這樣,一大批以廉潔、勤奮、有事業心、以國為家的賢臣有機會施展才干,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良臣大集合。不僅如此,朱佑樘還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每天的早晚朝之外,還每天兩次在平臺召見有關大臣議事,開創了這種被稱為“平臺召見”的朝參新方式。
朱佑樘從小體弱多病,繼承皇位后,不荒廢政事,早朝天天必到,且重開了午朝,開了經筵侍講,向群臣咨詢治國之道。他還利用早朝和午朝之間的間隙,與內閣商議政事。他不愿耽誤一分一秒時光。
朱佑樘除了上早朝、午朝,還恢復了早已廢棄的晚朝制度。皇帝的勤政,讓大臣們不能有閑暇時間,并對此多有抱怨,而朱佑樘卻依舊堅持。可這還不夠,他經常批閱奏章到很晚,從來不允許太監代批。
一天,宮中起火,火勢兇猛,宮中的人一起救火,叫喊聲和鍋碗瓢盆聲嘈雜了一夜。朱佑樘一直擔心大火中有沒有人員傷亡,一夜未眠。上早朝時,他極度困乏,身體已經搖搖晃晃了,卻還要去,誰也勸不住。這時,一位老太監對朱佑樘說:“皇帝不能以飽滿的狀態去上早朝,會讓大臣們有樣學樣,希望皇上三思。”朱佑樘想了一下才點點頭。不過,他對老太監說:“你到朝堂向眾大臣說明我未上朝的原因,向眾臣請假。”老太監跪地不肯去,說:“自古以來都是大臣向皇帝請假,哪有皇帝向大臣請假的先例?”他說:“自古以來沒有,但自今之后就有了。”老太監無奈,只得去朝堂上代皇帝向眾臣請假。大臣們聽到皇帝向他們請假,起初很是愕然,繼而交口稱贊。
正因為朱佑樘勤于政事,再加上他為人寬厚、倡導節約,使得當時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這段時期被稱為“弘治中興”。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