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珍 孟亞萍
[摘要]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有效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使人們更加重視食品安全與健康,同時也對食品檢測技術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但是當前食品檢測技術的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基于此背景,本文以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為引導,闡述了食品檢測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新型教學模式,旨在提升食品檢測技術專業教學活動的效率與質量,為食品檢測行業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保障食品檢測工作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現代食品檢測技術;項目化教學;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9
1 概述
1.1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
從本質上來說,食品檢測的根本目標就是在綜合運用物理、生物、化學知識及其他相關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食品中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成本與半成品,以及副產品等具體的狀態與相關成分和含量進行科學系統的檢測分析。不同的檢測對象,在檢測方法與檢測目的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我國食品檢測技術發展起步較早,所以檢測方法也多種多樣。傳統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化學分析檢測法、感官檢驗法、微生物分析檢測法、儀器分析法以及酶分析檢測法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食品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與完善,不僅食品檢測的精準度有所提升,食品檢測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目標也得以實現。例如,現代儀器分析檢測技術、計算機視覺檢測技術、食品物理性質力學檢測技術、電學與聲學檢測分析技術、生物傳感檢測技術以及電子傳感檢測技術等,使食品檢測技術的精準性與靈敏度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與進步[1]。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融合了數學、光學、化學以及電子技術等多門學科的知識,該技術不僅被應用于食品檢測領域,在醫學檢測與環境監測方面也都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在高等院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是其重點課程,由于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同科學研究的關系尤為密切。通過開設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研究課程,能夠提升學生對各類儀器運行原理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使其熟知檢測技術的關鍵要點,增強其專業能力與儀器操作能力。但是學生對試驗教學存在明顯的被動性,在主動思考與分析方面有所欠缺,從而阻礙了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對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
1.2 項目化教學
項目化教學法就是在完整項目的引導下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根本目標是實現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從而使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得到有效激發,進而保障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由于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十分突出,所以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大量的推廣與應用。同樣我國也做了大量的努力與嘗試,對項目教學法加以引進與應用,例如在計算機、電工電子、機械制造,以及康復治療技術和財務會計方面都有項目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并且實際應用效果較為理想[2]。項目教學法是以建構主義為基本指導思想,以具體工作項目為研究對象開展教學工作,通常是在教師對項目進行科學系統的講解分析之后,并在進行了科學恰當的示范操作基礎之上,引導學生開展項目的分組討論與學習,最后結合項目的共同完成情況來判斷教學目標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是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引導學生完成活動,實現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與綜合能力的目標。所以該類型的教學方法能確保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基礎上順利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在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中應用項目化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認知與綜合能力,使其更好地滿足食品檢測工作的發展需求。
2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設計
2.1 科學設計教學內容
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要以具體的項目為引導,同時結合經典案例,確保學生對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的相關知識有更加科學系統的認識,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對食品檢測技術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與研究,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要利用豐富有趣的方式對項目進行恰當的引入。學生在提前預習的幫助下能夠積極地掌握項目具體的發生原因,由此會直接提升學生對該項目的研究興趣,此時教師再對項目及其原材料的各個加工過程中所含化學成分的利弊進行對應的分析,會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自主研究與分析的過程中更具主動性。引導學生對腌肉制品的采集過程、制備過程以及保存過程進行主動的感官檢驗,再對原材料和成品的化學成分進行檢驗分析,并對檢驗數據進行清晰條理的記錄,由此便完成了腌肉制品完整的成分檢測項目化教學。
當學生完成自主操作后,教師要清楚講解該項目的具體目標,主要是通過檢測具體化學成分來判斷有無超標情況[3]。教師可以就此原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探討,加深學生對亞硝酸鹽與亞硝胺的認識。在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中應用項目化教學模式,能夠科學提升教學過程的針對性與引導性,可以在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2.2 保障課堂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與恰當性
課堂教學評價不僅是教師對課堂教學具體情況的針對性評價與總結,還是教師帶著激勵目的對教學活動進行的分析與指導,是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與提升的過程。教師通過對學生實踐操作的情況進行現場觀察,并給予真實客觀的評價,能顯著提升評價分析的時效性與引導性,確保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錯誤能得到及時的指出與糾正,從而在為學生傳輸正確知識的同時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動態的教學過程,所以課堂教學考核活動也具有明顯的多元化特點,課堂教學評價并不是單一性的教師評價,而是由學生自我評價活動、學生互評活動以及教師對項目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價等部分組成。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評價時,要對學生在項目試驗過程中的表現與基本理論考核結果進行有機的融合,以提升學生考核評價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2.3 全面提升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
在開展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工作時,教師不僅要結合課程要求準備研究項目,還要保證研究項目具有代表性與針對性,熟知研究項目的具體情況。此外,教師在組織協調、引導以及課堂駕馭方面,都應具有良好的應對能力,能夠結合學生討論的具體方向及時提出針對性的專業問題,并調動學生的研究興趣。因此,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對教師能力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還要具有良好的綜合素養,能夠以自身廣泛的知識面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引導與講解,同時還要及時了解本學科最新項目的研究情況,并及時分享給學生,以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2.4 應用優勢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更具真實性與科學性。首先,教師通過設計真實的測試工作環境與目標,使學生在結合教材文獻以及相關行業標準等資料的基礎上,能夠對測試對象的相關情況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使學習效果更加顯著[4]。其次,教師在學生完成對項目內容相關資料的自主查閱之后,再開展講解分析活動,一方面能對學生自學的內容進行及時客觀的印證,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另一方面能對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要點以及重點難點部分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講解,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因此,應用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效果,全面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適應后期工作崗位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5]。
3 結 論
綜上所述,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使得食品檢測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量增大。而開展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是培養專業食品檢測技術人員的主要方式,所以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并積極落實,為食品檢測工作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齊小保,王小紅.《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微生物檢驗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4):7656-7657.
[2]儲曉剛.現代分析儀器設備進步與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提升[J].現代科學儀器,2008(3):5-7.
[3]郝生宏,胡克偉,魏麗紅,等.高職食品檢測類課程開發:以《食品分析檢測》課程為例[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13(1):47-48+51.
[4]傅衛民.探索現場教學 提高教學效率[J].職業教育研究,2008 (1):144-145.
[5]張全美,王守卿.食品檢測的發展現狀及其展望探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43(10):39-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