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山東 濟南 250013)
根據近年來的數據可以知道,我國目前水工環地質狀況處于較為不利的位置,尤其是隨著工業發展與城市化建設的開展,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重。為了解決污染問題,就更需要提高對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重視程度,對水文地質情況,工程地質狀況,環境地質狀況進行全面詳細的調查,能夠為眾多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數據資料,保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1]。
水工環地質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簡稱,因此,水工環地質工作可以簡單理解為對一個地區的水文,工程,環境狀況的勘查分析。
(1)水文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是對某一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的調查研究工作,對河湖狀況,地下水狀況與各種地質作用進行勘查分析。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水文地質填圖,勘查,試驗,水質分析和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工作等。水文地質調查根據目的的不同可以分為綜合性水文地質調查與專門性水文地質調查兩種。前者是綜合性的對某一區域的水文地質狀況的掌握,主要是為各項建設提供基礎性的資料;后者具有較為明確的目的,可能是為解決某項具體問題而開展調查工作,例如供水水文地質調查,土壤改良水文地質調查等。
(2)工程地質調查。工程地質調查是對某一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的調查研究工作,對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與各種地質現象進行勘查分析。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工程地質填圖,工程地質勘察,實驗試驗分析與長期觀測工作等。工程地質調查根據目的不同可以分為綜合性工程地質調查與專門性工程地質調查兩種。前者是綜合性的對某一區域的工程地質狀況的掌握,主要是為經濟建設與各項項目提供基礎性的資料;后者目的較明確,一般為解決具體問題而開展的調查,例如巖溶工程地質調查,庫區工程地質調查等。
(3)環境地質調查。環境地質調查是對某一地區的環境地質條件進行的調查研究工作,對基本環境地質條件,地質問題,地質災害進行勘察分析。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環境地質填圖,環境地質勘查,實驗試驗分析與長期觀測等。環境地質調查根據目的不同可以分為綜合性環境地質調查和專門性環境地質調查。前者主要是全面地對某一區域的環境地質狀況進行調查,為社會發展各類建設提供基礎材料;后者一般有特定的目的或用途,針對專門問題進行調查與研究,例如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農業區環境地質調查等。
隨著我國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的不斷增加發展,對煤鐵礦資源不斷開發利用,導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環境污染除了與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采有關以外,也與我國水工環地質狀況有關,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1)礦產資源的過度開采導致資源枯竭。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各項建設免不了要使用礦產資源,尤其是工業化進程中需要大量的礦產資源,因此近年來我國對礦產資源大力開發使用。但是煤礦,鐵礦,石油等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經過不斷的開采已經陷入資源貧瘠。一方面,不合理的開采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開采力度大,造成了竭澤而漁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我國環境地質狀況。
(2)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由于我國工業化起步較晚,因此對礦產資源開發事業起步較晚,導致開采技術還存在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并且開采設備也較為落后,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我國資源開采的質量,并且很多企業不具備環保意識,在資源開采的時候沒有做好相關環境保護措施,導致對環境造成了許多不可逆轉的破壞。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直接導致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出現了許多生態問題,例如河流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下塌方等問題。可以說,環境污染問題是當代水工環地質工作中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
(3)專業人才缺乏。做好環地質工作最為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提高環地質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然而,現實狀況是環地質專業人才十分缺乏,這對環地質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很多影響。優質的人才不僅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對專業知識有豐富的儲備,還需要具備充足的工作經驗,在一些突發問題的處理上游刃有余。此外,由于環地質工作的工作環境較為復雜,對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強對環地質專業人才的挖掘與培養,緩解我國相關人才缺乏的狀況,甚至可以引進外來人才,總之,要想改變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現狀,需要重點關注人才的作用。
(4)相關技術落后,缺乏技術創新。當代水工環地質工作在檢測分析時采取的技術長時間沒有更新換代,技術上的落后直接影響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水平與效果。傳統的地質勘察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當代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對傳統技術進行創新變革,傳統的工具也應該進行改進,例如地質錘,羅盤,放大鏡已經不適合當代工作,需要研究開發工作效率更高的工具,提高工具的精確度,從而保證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準確度和有效性,更好的a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分析了我國當代水工環地質工作現狀可以看出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將其加以改善以提高工作質量。改善水工環地質工作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政府部門工作規劃。要想提高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水平,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對水工環地質工作的規劃,科學合理的規劃是保證水工環地質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為了進一步推動水工環地質工作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門還可以頒布相關政策措施,對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范與監督。
(2)提高水工環地質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為了減少水工環地質工作中造成對環境的二次破壞,不僅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還要提高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將以往對資源的過度開采的情況杜絕,時刻謹記資源的有限性,做好資源合理開采,緩解資源枯竭問題。保證水工環地質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3)創新水工環地質工作相關技術。為了提高工作質量,需要對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相關技術進行改革創新。政府層面也要支持科技創新,給予充分支持,投入適當的資金支持相關科研創新工作,讓更多科研成果能夠為現代水工環地質工作做出更多的貢獻。
(1)水工環地質工作未來發展研究的領域。針對現今的狀況,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加,最為突出明顯的就是資源不足,尤其是水資源的不足,限制了我國很多行業的發展,也嚴重影響我國居民的正常生活。水資源的匱乏一方面解決方式是節約資源,但是在節流的同時也要做好開源。這時候水資源探查工作就變得十分重要。目前水資源探查的結果暫時無法滿足我國對水資源的需求,因此要提升資源調查能力,這是現今水工環地質工作重點發展研究的領域。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地區,地質環境也較為特殊與負責,對這些地區的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難度較大。在某些地區甚至出現湖泊淤積,水源污染等嚴重的環境問題,導致地質環境的情況更加復雜。為了緩解我國資源緊缺的現狀,水工環地質工作需要對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開展更為全面整體的調查,提高工作的準確度與效率,努力推動我國新能源開發工作的發展,為我國資源開發工作作出一定貢獻,保證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2)水工環地質工作未來研究發展的方向。研究方向會對實際研究提供指導,明確研究方向能夠為具體工作帶來諸多便利,水工環未來研究發展可能存在以下幾個方向:①提高精確度。由于當今世界處于信息化時代,對水工環地質工作的信息整理分析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保證信息的精確度,提高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準確度可能是未來重點關注的方向。②非線性評論預測理論。非線性評論預測理論有助于水工環地質工作人員全面掌握相關引發地質災害的條件,能夠對地質災害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從而做好預防工作,讓水工環地質工作成果更好的為社會作出貢獻。③災害評價與3S技術的研究。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提高,水工環地質工作也應該在技術上進行革新,重視科技在工作中的應用。其中3S技術就是未來可能應用于于水工環地質工作中的技術。3S技術能夠對某一區域的整體地質狀況進行較為科學合理的評測。尤其是GIS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自然災害的預防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3S技術進行不斷研究,爭取更好的發揮現代科技的作用。目前,工程地質學理論不斷完善,也對我國相關地質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持。相關研究人員仍然要不斷加強對技術的研究力度,在水工環地質勘查中靈活運用現代科技的力量,才能不斷推動我國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開展,提高工作有效性與準確性,助力我國各項現代化建設的展開。
文章主要介紹了水工環地質工作的具體內容,讓讀者對水工環地質工作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其中重點分析了目前我國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開展現狀,點明了現存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提高工作效果的具體措施。此外,對我國水工環地質工作未來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做出了較為客觀的預測,重點提出要加強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技術水平,重視技術創新,力求將現代科技運用到工作中去以提高檢測準確度。同時也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選拔和培訓,從技術層面提高工作水平是文章的核心思想。水工環地質工作對我國各項建設與經濟發展意義重大,這一工作能夠提供建設所需的基礎數據庫,需要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提高水工環地質工作水平,使其能夠緩解我國資源短缺的現狀,另一方面也為社會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多貢獻,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