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欽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8)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逐漸由高速增長慢慢向中高速增長發展轉變,相關產業更加具有結構性以及創新驅動性,進一步有效激發出市場發展活力,同時現階段相關金屬產業正開始逐漸由傳統的礦業發展轉變形成市場化發展,在2019年當中有色金屬產業的相關產品價值一直都在上浮,10種有色金屬產量延續了平穩的態勢;其二,礦山產量繼續回落;其三,銅、鋁材等深加工產品持續增長。2019年上半年10種有色金屬產量達2833萬噸,同比增長4.33%。其中精煉銅452萬噸,同比增長5.78%;原鋁1741萬噸,同比增長2.2%;精煉鉛286萬噸,同比增長16.66%;鋅281萬噸,同比增長2.33%;電解鎳9.27萬噸,同比增長7.48%;錫8.98萬噸,同比增長3.78%;銻11.1萬噸,同比增長20.43%;鎂38.5萬噸,同比增長11.21%;海綿鈦4.1萬噸,同比增長6.48%;汞0.11萬噸,同比增長4.85%。產量雖然保持增長,但增長幅度在逐漸回落。5月份,十種有色金屬日均產量為15.3萬噸,環比下降3.2%,同比增長2.2%。礦山成本管理控制上的方法有很多,然而現階段隨著市場不斷高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演變得越來越激烈,另外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階段企業轉型發展的根本,企業如若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當中生產下去,那么就必須采取新形勢下的成本管理方式來進行創新與改進。
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進一步利用最低的資源消耗換取社會發展下的最大化經濟效益,不斷地來創造出相關經濟效益以及財富,進一步有效滿足相關社會發展的各種需求,成本管理作為現階段社會發展下的必然發展方向之一,其作為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下的主要組成部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相關企業成本管理控制水平的高低,另外在成本管理上其還會直接體現出相關企業發展與生存實際情況,特別是在相關有色金屬企業礦山成本管理當中更需要迫切做好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有效通過降低成本的方式來進一步實現企業經濟增長,從而有效為企業生存以及發展做出鋪墊。
在實際的有色金屬礦山生產經營過程當中,由于為了生產需求經常會開采許多礦物資源,然而這種開采方式就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了較大的污染,因此在實際的生產成本基礎之上,我們還會額外增添相對應的污染治理成本,從而使得相關礦山的整體成本增加,在有色金屬礦山進行成本管控過程當中必須采取相對是適應的獨特方式才能夠為企業做好成本管理基礎工作,另外在礦山企業進行相對應的資源開采利用上我們還可以采取較為專業化的機械設備因物資資源材料等等,然而這些設備在進行采購過程當中由于都具有相對應較高的價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的了企業自身的設備采購成本,由于許多有色金屬礦山企業處在較為偏僻的地方,因此我們需要在進行開采過程當中進一步采取對礦石轉移運輸,同時這也給企業在無形之中帶來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財力資源消耗,在路程之間的各種可能存在的損耗,同時這些都會給有色金屬礦山生產成本帶來負擔,另外由于相關有色金屬產業的生產對象較為特殊,從企業自身發展戰略角度來對成本進行管控。
(1)技術指標。在相關有色金屬礦山的成本管控當中包含了許多方面,同時在相關有色金屬礦山成本的影響因素當中也具有很多,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技術指標對于相關有色金屬礦山成本的影響。在技術指標上主要體現在相關礦石的損失率變化指標因素的干擾,以及相關礦石發生貧化率變動指標因素的影響,再就是在進行有色金屬采掘過程當中出現的采掘比指標因素干擾,以及相對應的礦石元素回收實際收益指標因素影響。
(2)人工成本。在相關有色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當中必然或進行一系列的勞動成本需求規劃,同時在勞動成本的高低上也與相關有色金屬礦山實際露天坑開采情況以及相對應的地下開采有很大關聯。一般來說,相關人工成本主要是指在企業當中相關員工實際的薪資待遇以及福利情況有許多關聯,同時筆者發現這一實際情況的比重正在相關有色技術礦山成本當中逐漸上升,由此人工成本也是作為有色金屬礦山成本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3)物資損耗指標。在進行有色金屬礦山的成本管控上由于相關企業必須要加強對于礦物資源的利用以及開采方式,然而在這一過程當中會產生較大量的物質消耗,在這其中就有包括對于炸藥資源的消耗以及各種實際木材的消耗等等資源消耗,另外在我們進行選礦過程當中還會消耗掉相對應的襯板以及鋼球等等,特別是在礦山資源開采過程當中還會用掉大量的能源以及電能,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對于礦山企業自身發展生產經營所產生的各種成本。
(4)污染治理成本。在有色金屬礦山實際開采過程當中由于會排放出相對應的大量污染物質,從而進一步對相關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還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較多的固體物質垃圾,從而對相關當地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安全衛生問題,特別是在當地的地表植被上會造成較大的問題從而導致環境逐漸被破壞,進行有色金屬開采過程當中必須做好相對應的礦山污染治理,才能夠進一步促進礦山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但是這一問題就給相關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因素影響。
(1)成本管理理念較為落后。由于礦山企業開采過程較為復雜,相關成本組成主要分為大型開采和加工成本。原礦的開采過程當中還有著一些開采和運輸費用。企業往往只注重某一水平的成本控制,而沒有從整體成本控制的角度以及概念上有效來實現成本削減目標。有色金屬礦山的成本管理理念陳舊不完善,只注重成本節約,沒有從根本上來有效降低相關開采成本,而僅僅停留在很小的控制空間當中。另外有色金屬礦山的成本管理理念必須實現進一步的創新,需要對成本管理控制因素進行徹底探索,才能有效降低礦業公司的成本。
(2)成本管理缺乏大局觀與市場相脫節。在進行采礦以及選礦相關執行過程當中只注重單一的生產,缺乏相對應的全面成本控制觀,這就會導致在成本控制上缺乏相對應的大局觀只能夠對單一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同時,有色金屬受到相關國際以及國內市場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在價格上存在著大幅波動的情況。一些公司的成本控制并不進行相對應的市場經濟分析,缺乏市場性的分析使得成本信息容易受到管理決策錯誤的影響,并且對通過增加產量來降低成本的觀念意識常常導致相關商品在市場上逐漸積累,這可能導致以犧牲企業經濟增長為代價從而造成相關礦物價格下調。
(3)成本管理措施不合理。現階段我國許多礦業企業都有相對簡單的成本管理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卻存在著形式較為單一的現象,不能夠有效適應現階段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而且通常采取不合理的執法措施來進行成本降低,有的甚至減少了對新技術和設備的投資來節省資金,這明顯是不理智的行為。雖然這些方法盡管它們降低了成本,但卻大大降低了企業健康經營發展的持續性。減少企業引進新設備進入新技術往往導致企業生產能力下降,同時導致相關企業在產品競爭中的競爭力不斷降低,這不利于礦山企業通過自身實際技術來尋求可持續發展。
(1)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辦法。要加強相關有色金屬礦山的成本管理,首先我們需要切實創新企業內部的經營理念,引入相對應的先進成本管理和相關成本控制理念,并以科學高效的方式來管理企業礦山的成本。有色金屬礦山的成本管理不僅僅只是生產成本,而且還需要對開采的技術成本進行控制,才能夠進一步有效降低有色金屬礦山的成本。
(2)站在全局的角度上來深入了解市場經濟發展變化跟上節奏。企業必須通過相對應的整合開采、選礦等等來進一步將相關作業成本管理系統,并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將相關礦物的生產和銷售等有效結合起來,并采取全局角度來避免單一的成本控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相關數據發生不準確。以安全角度和不斷演變的市場經濟為成本因素繼續優化成本管理策略,達到安全生產成本以及相對應的市場動態化,并為礦山安全管理和營銷提供相對準確的數據。通過注重市場經濟發展趨勢,采取綜合辦法來有效控制成本,進一步促進企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3)建立較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預算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相關管理問題,它要求企業內部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采取實際操作,這需要一個較為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統。而在這其中,成本以及相關預算管理是現階段管理成本的重要方法,相關企業必須利用這種預算工具預測和分析成本,總結成本管理預算,更詳細地實施成本管理,在成本和預算管理中考慮到影響利潤的所有因素,盡可能降低成本,同時確保企業相關技術以及機械、人員等等基礎成本正常,同時確保在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當中各個部分都能有效地實施成本管理,使內部管理優化允許進行成本削減投資,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成本管理使得大部分成本得到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