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新疆 阿勒泰 836500)
礦山能否安全高效的生產,直接關系到礦山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形象,尤其是強調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生態和諧發展的今天。加強對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預防,有助于提升礦山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文明發展程度。礦山的特性決定了安全生產就是最大的節約,安全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費。基于此,開展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原因及預防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第一,礦山開采條件比較惡劣,我國礦山數量眾多,大型礦山、中型礦山、小型礦山并存,都分布在地質條件及環境比較惡劣的崇山峻嶺,從礦產資源分布現狀來看,主要呈現東少西多的分布特性。礦產資源埋藏比較深,開采條件較差,即便是露天礦山在開采和生產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利于安全生產的問題。比如:地質構造復雜多變、傾角較大、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勻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些因素都是引發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二,在礦山開采中,瓦斯是影響礦山安全生產是主要因素。從全面我國已經探明和正在開采的礦山發展現狀來看,高瓦斯礦井非常多,大大增加了礦山生產的難度,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當,都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第三,水文地質問題比較嚴重。水害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誘因之一,目前我國各地礦山中,水文地質比較復雜的礦井數量超過25%。隨著礦山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水害的作用更加顯著,治理難度也成倍增加。
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原因雖然自然地質條件有關單,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礦山生產技術愈發先進,監理完善、系統、規范、標準的礦山安全生產事故防御體系,可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地。目前在礦山生產中引發安全事故地方原因包括:瓦斯、粉塵、水害、火災、爆炸、機械打擊、頂板處理不當等。綜合實力比較高的礦山企業都針對這些誘因,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安全事故防御體系,比如:通過先進的通風系統,排出礦井中的瓦素,降低礦井中的瓦斯濃度。通過信息化安全監測系統,對礦井圍巖變形、頂板穩定性等進行實時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這些預防措施和體系,在預防礦山安全生產事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在防水害、防浮石等細節方面還沒有監理科學有效的防御體系。比如:礦井巷到中松動的石頭冒落多發生在距離生產作業面10m范圍中,采場內松石冒落多發生在采場頂板并不是很高的位置。在礦山生產中,浮石處理不當,排除工技術不夠數量,檢查不夠周詳,是引發冒頂傷亡事故的主要原因。
礦山生產具有很強的危險性、復雜性、技術性,對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有較高的影響。但就目前我國礦山業發展現狀而言,從事礦山一線生產的人員大多為農民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不高,為降低工作量,經常抱著僥幸心理,不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生產,是引發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我國很多高校都設置了采礦專業、地質勘探專業,但畢業之后很少有人去礦山單位工作。礦山安全生產專業人才缺乏,是限制目前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礦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的關鍵在于如何及時分析各種安全隱患,為制定隱患處理和預防措施提供數據支持和理論指導,將各種安全隱患直接扼殺子萌芽狀態,是降低和防治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關鍵[2]。按照礦山安全生產要求及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完善系統的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制度,從而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控制重大安全事故發展。
礦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的重點是加強礦山生產現場管理,在具體排查中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①存在不安全隱患,嚴禁生產;②安全事故隱患沒有徹底清理之前不生產;③在各項安全措施沒有落實之前不生產;④在礦山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隱患,必須立即停止施工,撤到安全地帶,及時開展事故隱患整改工作;⑤在交接班中事故隱患沒有徹底處理,必須向下一個班組交待清楚。
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是保證礦山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普通安全事故相比,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有其特殊性,需要采取行之有效且針對性比較強的防范措施,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礦山生產現場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安全技術水平的高低,對重大事故隱患造成的危害有較大影響。因此,必須全面提升礦山生產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技術水平,降低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在重大事故隱患排查中要快速開展,做到資金、材料設備、技術全面落實,切不可抱著僥幸心理[3]。
全面體會礦山生產地質勘探水平,地質勘探是礦山生產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證各項生產工作能夠高效、安全、有序開展的基礎。其工作水平對整個礦山生產的安全性有直接影響。比如:在礦山生產中常見的瓦斯爆炸、冒頂、水害等安全事故,多和地質勘探不仔細、不全面有關。因此,提升地質勘探水平,有助于預防和降低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概率,提升礦山企業防災、抗災的能力。
礦山安全生產事故有很強的共性和關聯性,在具體生產中,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可大幅度提升礦山安全生產事故預測能力,提升對安全事故辨別、監測、預測大方能力[4]。礦山企業要定期更新和引進,更加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全面提升對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控制能力。對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而言,要及時進行分析,找到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避免相同的安全事故第二次發生,減少安全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加強對專業礦山生產人才的培養力度,礦山安全生產是一項非常復雜且系統的工作,為保證生產的安全性,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在礦山企業可承受范圍中,改善技術人員的待遇,并通過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進行科學管理,充分發揮人才在礦山安全生產事故預防中的作用,制定一系列利于穩定人才的管理制度,避免發生人才過大流失。
全面改善礦山安全生產人員的工作環境,進一步提升職工的穩定性。因此,工作環境是否安全、是否舒適,決定了人員的身心健康和生產效益。礦山安全生產環境比較惡劣,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影響因素,但很多因素通過認為有效的控制,可降低其對礦山安全生產造成的影響[5]。比如:可引進更加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利用人工智能、信息化控制技術等,改善生產人員的工作環境,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礦山安全生產是礦山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保證,但礦山安全生產管理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為保證各項管理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開展,需要建設完善系統的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規則制度,保證每位礦山安全生產人員的操作都有據可循。同時要求落實責任制,將安全責任劃分到每位工作人員的身上,提升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上進心。此外,還要制定有效的監督體系,保證各項安全規則制度能夠落實到實處,避免流于表面。
礦山企業必須對礦山安全生產足夠重視,充分認識到礦山安全生產事故預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加大安全防護體系、安全設備、安全技術的投入力度。可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提取安全費用,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可將安全費用的標準適當提升[6]。加大對安全資金的監督和管理力度,保證各項安全資金能夠合理使用,避免私自挪用和非法占用。同時還要建立安全資金管理部門,并制定科學的資金管理、使用、監督制度,保證各項安全資金能夠管好、用好,提升礦山安全生產事故預防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分析了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原因及預防,分析結果表明,礦山是三大危險行業之一,在具體生產中,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安全隱患風險,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為保證礦山生產的安全性,必須結合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源,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才能保證礦山生產的安全性,實現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