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生態環境局綏陽分局,貴州 遵義 563300)
環保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盡一份力去做的一項日常工作,因為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個大環境中,我們是一個大家庭,不僅要致力實現內部的和諧與富足,也要致力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平衡。環保不僅僅是環保部門所提倡的一件事,更是需要人人注重并行動起來的生活日常。只有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大環境中,空氣清新,路面干凈,溪水清澈,如此一來我們一整天的心情都是愉快的,我們才是快樂的,一切煩惱都會隨著鳥語花香或青山綠樹而消散。但人口的增多,經濟的發展,房屋建設成堆,工廠廢氣滿天飛,一次性生活用品大量生產等都使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一天天被排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可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有一個,我們需要愛護它,因而要把環保工作落實,深刻意識到環保的意義所在,讓我們一同攜手共筑美好家園。
人們對國家所號召的生態文明精神理解不夠透徹,只是走表面形式,嘴上說說,卻不做實事,日積月累下來,這就會形成一股不良作風,起不到帶頭作用,還會減弱已經行動起來的人們的積極性。同時,這也與當地干部、領導的思想作風有關,有些干部與領導對生態文明的學習也只是過腦不過心,根本沒有把這件事踏踏實實的放在治理的重要地位,只是一味的重視當地的經濟發展,其他的都是次之,這大大影響了群眾的思想,帶偏了工作的本質,這使得環保工作得到的響應弱,落實少,信念不堅定,效果大大受到折扣。尤其在一些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為享受物質方面的需求和滿足財力的欲望,而一味放寬對生態環境的門檻,使環保工作形同虛設,這與國家所號召的大大相悖,不利于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有些地區為做好環保工作上級不斷的下達命令,傳送壓力給下級,然后一級一級的發放命令與壓力,這就會出現人們被迫接受的現象,把環保工作當作是一個機械式任務,而沒有真正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使環保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還有一些地區只宣布文件,傳達消息,卻遲遲不落實行動,只有當上級來視察時才會裝模做樣的進行整治或行動,草草應對,根本達不到環保工作的要求。而且,還有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因為有些人員工作的變動而令其他人員的工作跟著調整,往往出現所學業務與所任職責沒有一點聯系的現象,這使環保工作推進的尤為遲緩艱難。
有些地區平時對環保工作只做表面形式,草草應付,不作為。例如,對生活垃圾不進行集中處理,而是就地掩埋;對居民的取暖改造只顧省時省力,質量大減折扣;對工廠的廢水處理指標不夠完善盡責,不具有規劃性等。這些問題使群眾的生活質量大大下降,也使環保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家園,我們有義務去珍惜它,愛護它。進行環保工作不僅僅是在保護環境,增添綠意;同時也是在保護全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在保護我們歷經艱辛才得到的美好生活。只有讓人們真正理解了環保的意義所在,才會切實提高人們遵守環境規則的自覺性,從而提高環保效率。其中,我們可以通過媒體進行呼吁宣傳,號召人們一起進行環保工作,鍛煉自己,美麗家園;還可以創建公眾號,鼓勵人們分享在環保過程中的所感所想,以此傳遞,組建龐大的環保家族,為地球家園獻上一份力。
如果想要環保工作得到成效好的檢驗需要合理利用法律,制定有關污染以及環保的法律法規,給人們以警示;另外,還需要充分借助經濟的支持,加大人物力的投入,并在對環保技術、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擬定方案,從而吸引專業人士以及環保公司等的投入服務,增強環保的可行性,從而提高環保工作的效率。
需要以大局為基準,根據不同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安排解決,要貫徹落實執行力;如果有一些棘手問題要及時改變解決的方向,重新制定方案等,解決不了的難題要第一時間上報,尤其要著重關注有關于環保民生的問題,切忌敷衍了事,草草應付。同時,如果有群眾匿名信一定要及時整改解決,加大排查力度,進行系統性、全面性的調整,確保群眾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強化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管控、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管理,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實施嚴格問責,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的問題,逐級進行深入調查,核實問題責任。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嚴格把握問責與改革創新“容錯免責”的適用界限。建立問責評價機制,實行透明問責,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向社會公開問責事由、問責措施、問責處理結果等。
地球的明天就在我們的努力中,我們要努力進行環保工作,保護好環境,共筑美好家園。作為一名環保人員,我倡議不斷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環保的意識;同時要推進環保工作的不斷深入完善,加大對環保的資金以及人物力的投入;并且還要對環保督察工作進行系統性完善與調整,建立和晚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全方位促進環保工作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