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金芝
(無棣縣車王鎮人民政府,山東 無棣 251900)
引文:農業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而且還能夠增加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解決更多的民生問題。為了有效地推動農業的發展,需要對鄉鎮農業技術進行推廣工作。對鄉鎮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可以使農業的發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從根本上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農業技術推廣制度是順利開展推廣工作的前提。我國政府雖然已經大力提倡在鄉鎮進行農業技術推廣,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仍然很難得到落實。一方面由于制度很難隨著時代發展的變化進行及時更新,另一方面一些技術推廣人員對自己工作缺乏責任感,對推廣制度不重視,在推廣工作中沒有依照相關制度。這兩方面使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不能得到有效進行[1]。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目的是首先為了引起農民對技術的了解和認識。但是我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還是采用傳統推廣模式,不僅使農業技術的推廣成效甚微,而且絕大多數農民都對會傳統的推廣手段產生抵觸心理,對農業技術推廣起到相反作用。此外,很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都是在政府的安排下被動宣傳的,自身積極性不高,只是死板地對農業技術知識進行簡單傳遞,缺乏主觀能動性,方法手段上也沒有創新,很難引起農民對農業技術推廣的興趣,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不作為極大地阻礙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農民提升農業技術,使農民在技術中受益。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群體主要是農民,一般年齡普遍較大,接受的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對于農業技術只是傳統上的技術認識,缺乏科學的認知水平,很多農民不愿意接受新的農業技術,在農業上只是憑借經驗來進行活動。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水平偏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直接導致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阻力加大。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農民與技術之間的傳遞者,因此在推廣工作中十分重要。但是經過調查發現,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普遍對農業技術的認識不清晰,無法準確地把農業推廣技術的要點解釋清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自身能力的不足,更是無法準確地把農業技術知識傳遞給農民,嚴重地阻礙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而且由于農民的年齡普遍較大,理解能力較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需要有的更多的耐心和時間為農民講解技術的優缺點,一些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素質水平不高,并且講解的方法缺乏創新,使農民對農業技術知識很難理解,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加大了難度。
建立健全鄉鎮農業推廣工作制度是保證推廣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要建立健全鄉鎮農業推廣技術制度。對于制度的制定,首先要在制度中明確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的,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要落實到個人,做到職責統一。其次,要立足于鄉鎮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且根據農業推廣技術的 發展不斷對制度進行更新,使推廣制度可以適應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不斷地發展和完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制度,為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加大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經費投入,是農業推廣工作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經費的投入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主要是保證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使推廣工作人員的付出可以得到合理的回報;第二,對技術推廣所需要的經費投入。要對農業技術推廣經費的使用制定相關制度,使經費的使用是公開透明的,是真正被用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的,防止有人從中作梗挪用經費,最大程度地發揮經費的作用來促進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技術也在不斷更新,農業技術的難度增加不僅加大了推廣的難度,而且對推廣人員的專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要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培訓工作,要根據農業推廣計劃制定短期培訓工作和長期培訓工作。制定短期培訓工作,是為了讓農業推廣技術人員對目前農業技術知識的熟練掌握,方便更好的傳遞給鄉鎮農民;長期的培訓工作,是為了讓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根據農業技術的發展不斷學習,逐漸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農業技術知識,目光長遠的促進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在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時,也要注重培養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對理解能力較差的農民要有耐心,要善于和鄉鎮農民溝通,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中探索出適合溝通的方法。同時,要使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培訓中形成良好的工作素養,養成愛崗敬業的道德品質,要“做一行愛一行”。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培訓不僅是為了適應農業技術發展的需要,而且還可以促進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2]。
結語:綜上所述,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必須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引起充分重視。因此,政府需要對目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所存在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并立足于鄉鎮的基本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科學的推廣制度,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不斷的實踐和摸索,逐步的促進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來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