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博,廖如松
(1.桂林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桂林 541002;2.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廣西巖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廣西 桂林 541004)
人們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很多地質災害存在不可預見性和不可控制性,如泥石流、地震、海嘯、山體滑坡等。因此在強大的地質災害面前,我們只能根據自然規律和發生各種地質災害的規律進行摸索、歸納、總結,并結合地質工程勘查技術,對地質結構進行充分了解,以提前采取措施進行治理和防范,降低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1]。此外還要加強管理,堅決禁止亂砍濫伐、人為破環自然環境的行為,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
縱觀各種地質災害,其實質是地殼內部能量的爆發、轉移、釋放和地質結構的改變,從而形成的各種地質災害現象。而地質結構的改變存在于兩種形式:一種是地殼內部運動造成的地質結構改變,這種改變具有不可控制性和預測性;另一種是人們的生產生活影響了地質結構的變化,如無休止的采砂、石油鉆探、高層建筑施工等。這種行為影響了地質結構的穩定性,因此仍然能夠引發地質災害,如泥石流、山體滑坡、洪水、沙化等。了解地質災害實質就是要從引發地質災害的原因出發,總結規律,從而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處理和應對。
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需要經過三個步驟:①對地質災害的治理進行設計并實行可行性分析對方案作出更改,首先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在合法的范圍內對災區進行重新設計,盡全力設置好人員生活需要的設施,努力恢復原貌;②現場實地進行勘察,對各地理環境的經緯度、高程等信息作出記錄,重新對設計方案進行修訂,調用一切可分配的器具,確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③施工組織設計,召集現場項目部的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關鍵工作應雇傭擁有專業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并在上崗前檢查該人員的資格證書有效期限,在確保無誤的情況下方可開工。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對方案涉及的重點內容要多次推敲,努力保證施工企業和甲方企業的利益,在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的同時,賺取更大的收益。
(1)我國地質地貌的多樣性增加勘查設計的難度。我國地質地貌十分復雜,山川河流、荒漠高原、冰川凍土等多種地質地貌混雜,這樣就會大大增加地質工程勘查的難度,主要表現在:①復雜的地質地貌使得難以追尋地質破壞源的深度和廣度,這樣就很難提出防止災害發生的措施。如地震源的追尋等,地震源長達數千公里,在這數千公里的區域,地震帶來的地質損害是巨大的,地震可以造成地質結構裂縫,從而影響區域內的工程建設施工。②復雜的地質地貌增加的地質勘查的難度。不管是地質雷達勘測還是GPS定位或者電磁脈沖探測,其不能全面和深度探測地質結構狀況。因為各種不同的地質結構狀況會混合在一起,甚至混合的廣度和深度也不相同,所以無法全面勘測掌握。這樣造成無法全面準確繪制地質結構災害分布圖。
(2)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限制了地質災害工程勘查設計難度。社會生產發展是人為的破壞地質結構,加速了地質災害的引發,主要表現在:①石油開采、工程施工, 造成地質結構穩定性、安全性降低。因為地下無休止的開采,使得地下地質結構空間變得空洞,失去了受力平衡,那么地質塌方、山體緩坡,在所難免。而且人為破壞還在不斷加劇。②法律執行處罰力度跟不上。在社會生產發展面前,人們無法識別和界定地質災害的破壞性,因此執法部門也就無法進行行政處罰,如石油開采,哪一個部門前去進行制止和處罰,這樣法律難以追求。
那么地質勘查也就無法進行,增加了勘測的難度,甚至前去勘查會被施工部門拒絕出來。延緩了地質勘查設計的時間。③人們對生存環境認識不足,造成了地質災害勘查設計的難度。如水源地的保護等。如果對水源地保護不力,那么水源地就會發生嚴重的污染,對人們生活健康不說,而且一旦受到污染,那么使得地質巖層就會腐蝕酸堿化,看似對建筑工程沒有多大影響,但是長期下去不但造成地表水污染,腐蝕后的巖土層就會失去原有的劍固定和穩定性,這樣就會改變地質巖土層性質,在此基礎上的工程建筑,也會被巖土層腐蝕影響。
(3)地質災害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勘查設計難度。地質災害發生的不確定性使得災害無法準確預測,這樣進行地質災害勘查設計也就會盲目進行性,不但增加了勘查的工作量,而且也增加了勘查設計難度[2]。使得很多沒有價值的信息充入進來。面對龐大的勘查數據,增加了分析難度。
(1)重視對地質災害勘查設計和治理。做好地質災害的勘查設計和治理不但有利于預防避免災害的發生,減少人員財產損失,而且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提高工程質量。為此做好以下方面:①政府加大管理力度。不管從資金上還是執法力度上要進行多投入,建立專業化的地質災害預防和應急管理小組,并就地質災害進行全面系統的勘察設計。協調各個部門,開展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信息使用價值。②嚴厲打擊亂采濫發行為,包括政府主導的開采項目,加強管理監督。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小組地質災害勘查后,如果能夠進行開采那么才能逐步進行地下挖掘。而且還要做到,開采后的地質恢復填埋計劃和施工。避免地質災害的二次發生和引起的其他地質災害。③對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開展嚴格的評估。對于因生產生活需要而破壞的地質地貌,需要進行全方位恢復,然后對治理后的地質地貌進行嚴格評估,如果達不到治理整改要求,那么必須繼續進行。加強依法管理,堅決杜絕評估過程中的腐敗現象,使得評估結果真實有效,具有可指導性。
(2)提高地質災害勘查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術。地質災害勘查的準確性除了受地址地貌影響外還與專業人員有關,為此首先進行地質勘查治理設計的業務培訓,提高勘查能力和水平,提高專業素質。避免因勘查技術不到位而造成的勘查盲點和誤區。其次提高專業人員的道德素質,全面準確反映勘查結果,認真分析地質災害的嚴重性和引發的后果,給建筑企業提供準確的地質勘查數據,反復對勘查數據結果開展研究。
總之,地質災害的治理勘察設計,不但有利于預防避免地質災害的發生,提高環境保護,而且做好治理,還可以促進生活環境的改善,提高工程建筑質量,更加有利于人們應對地質災害的發生。因此我們必須全面認識,做好地質災害治理勘查設計,依法加強管理,提高應對能力,促進地質災害勘查治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