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瑩(湖南省郴州市文化館)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目前,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藝術需求,群眾文化正以嶄新的面貌和蓬勃發展的活力呈現在我們面前,如:街道、社區文化、鄉鎮文化、游園廣場文化、企業文化、軍營文化、校園文化、節日文化等等。諸多新事物、新權益等文化新概念,讓我們群文戰線的工作者耳目一新,這為群眾文化增添了新的實踐領域和新的研究課題,也為新時期的群眾文化發展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和可操作性提供了保障。在文化建設過程中,群眾文化藝術團隊是一支先鋒隊伍,在調動群眾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積極性、提高群眾文化藝術水平等方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利用多種方式招募文化志愿者。在市群眾藝術館設立文化志愿者招募點,通過群眾藝術館網站、郴州群文微信發布招募信息,以及采取活動現場報名的方式,廣泛吸收各年齡階段文藝愛好者、各種藝術培訓機構、鄉鎮文化站專業藝術人才和非遺傳承人參加,力求打造一支具有較強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和較高藝術素養的群眾文藝團隊隊伍。
2.開展培訓,增強藝術團隊綜合素質。成立“群英講壇”,開設編導、廣場舞、合唱、美術、書法、聲樂、主持、非遺等各類培訓班,對藝術團隊進行專業業務技能培訓及崗前培訓,不斷提升團隊成員業務素質、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
3.建立文藝團隊檔案和文化志愿者專家庫,實現文化志愿者、服務對象、活動項目有效對接。邀請湖南省昆劇團戲劇梅花獎得主付藝萍、雷玲等社會名人作為文化志愿者代表,有效地整合調整群眾文化資源,特別是藝術資源,在建設群眾藝術團、提升群眾文化的質量、營造濃郁的群眾精神文化氛圍中,發揮了導向性、示范性和決定性的作用。
1.作為縣市區級的藝術團,從活動的角度上講,是一種非藝術表演向準藝術表演轉換的藝術團體。進入這一團體的人員,都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或相對應的藝術興趣,都有某方面的潛能和展示其才能的可能性。通過這樣一種組織,使這一潛能得以更有效的發揮,并在這一過程中,達到寓教于樂、凈化心靈和提升審美的作用,這也是各藝術團的宗旨。有了這樣一個宗旨,通過藝術團展現一個社區的精神氣質形象,也就有了生根之本。
2.藝術實踐也是提升群眾藝術素質的有效形式,在培養群眾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訓練、講座、展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為社區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不同專長的人員有了施展才藝的用武之地,通過藝術實踐充分體驗到藝術活動所帶來的快樂,并在反復深入的過程中提升藝術素質教育的功能,促進了群眾審美意識、審美能力的提高。另外,藝術團的活動滿足了群眾參加基層文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促進了群眾與群眾生之間、藝術與藝術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融通,進一步帶動和影響了高藝術素質教育。
3.藝術實踐更能有效地促進群眾藝術團隊合作精神的形成。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和與他人協作的能力,是現代人才必須具有的一項重要的素質。而團隊成員愿意為實現團隊目標而奮斗的精神狀態和工作風氣,其核心是有共同目標,精髓是各盡所能又緊密配合。而群眾藝術團的活動恰恰有助于培養學生作為集體一員的感情和合作意識。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的團隊成員因為共同的愛好在同一個藝術團為了同一個目標聚集在一起,在藝術實踐中相互交流,相互協作,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自律、他律能力,也消除了自卑、自傲等影響人際關系的不健康心理,更學會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增強了為群眾服務意識、團結協作意識,為自己的人生積累了寶貴財富,也在社會上構建了一個積極向上、富有青春活力和創新精神的良好的人文環境。
4.群眾藝術團隊是群眾文化的主體,是城市街道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骨干力量,更是鄉鎮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生力軍。群眾是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和享受者,是群眾文化的主力。他們來自基層,貼近社會、貼近生活,有著豐富的創作素材和不竭的創作源泉,民間文藝團隊就是他們施展文藝才能的舞臺。他們通過自創、自編、自導、自演身邊的人和事,展示社會風貌,歌頌現實生活,為營造和諧的社會主義人文環境、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繁榮社會主義群眾文化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群眾是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和享受者,是群眾文化的主體,群眾中蘊藏著一大批有文藝特長的人才,他們除了欣賞、享受文化娛樂,更有參與文化、創造文化和施展個人才華的強烈愿望,群眾藝術團就是群眾施展文藝才能的舞臺。它把我市文化、宣傳、法律、科普等諸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集中起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1.以“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為主要內容,緊扣中央提出的文化志愿者活動主題,開展“春風進萬家”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搭建“春風進萬家·快樂大舞臺·雙周匯”廣場文化平臺,采取“與人樂樂”的方式,邀請有愛好、有特長的社會團體、個人報名參加,每個月中有兩個周末進行演出。
2.堅持以“下鄉”為基本活動方式,以小型、分散、業余為基本活動類型,定期組織人員到鄉鎮、社區、企業送文藝、送書、送電影下鄉等活動,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組織送政策法律下鄉活動,提高農民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
3.抓住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日的良機,開展大型的文體、宣傳活動。結合市委、市政策重大決策和工作實際每季度組織一次集體活動,由市群藝館牽頭聯絡、協調,其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規劃。春節期間,搭建“迎新春、送文藝”平臺,聯合所有群文藝術團隊開展新春送祝福活動,走進廣場,走進社區,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春天的祝福。
4.組織群眾文藝表演團隊,開展“春風進萬家”文化志愿者進社區、進村鎮、進校園、進廠礦,進廣場活動。關注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和殘疾人等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志愿服務。
1.高度重視,認真部署。我市成立了郴州市群眾藝術團體領導小組并制定方案,把群眾藝術團體開展“春風進萬家”文化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納入年度工作總體部署,明確目標,分解責任,做好組織指導和統籌推動工作,確保活動順利實施,取得實效。
2.設立組織,吸收成員。群眾藝術團的領導機構是團務會,由會長、副會長、組長、副組長參加,團務會由團長或副團長負責召集。藝術團設團長1人,副團長2人,下設三個活動小組:文藝宣傳組、科普教育組、政策法律咨詢組?;顒咏M長3人,副組長3人。藝術團由全市有志于為群眾服務的各界優秀青年組成,基本條件是:熱愛社會主義事業,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道德品質優良;熱愛群眾,在為民服務工作方面有比較突出的工作成績;在文藝宣傳、科普教育、法律方面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曾受過市級黨團組織和有關部門表彰的優先吸收;年齡在18周歲以上,男女不限;未成年人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須經監護人同意。
3.建章立制,推進活動。藝術團成立后,將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建立例會、活動和領導制度,在規章制度的制約下定期開展活動,保證整個文化藝術團的有效運轉,推動文藝宣傳活動深入開展。為了鼓勵各群眾文化藝術團體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并調動群眾文化藝術團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對所有群眾文化藝術團隊的組織結構、業務素質、服務質量和數量、工作實際及履行義務等情況進行評審,每年評選出一星級團隊、二星級團隊、三星級團隊三個級別群眾文化藝術示范團隊,作為重點輔導和服務團隊。群眾文化藝術示范團隊是具備較強的示范性、導向性和引領性的群眾文化團隊,各個級別的示范團隊不僅要充分發揮自身專長,積極開展為群眾服務的文化活動,而且有無償參加公益性文化活動的義務。
4.按照“志愿參加,無償服務,志在奉獻”的原則,做到“五有”:即有各項服務制度,有詳細活動計劃,有明確職責分工,有完整檔案記錄,有特色服務品牌。群眾藝術團體志愿服務工作實行“三個一”制度,即一個建檔制度,對志愿者實行在冊動態管理;一個活動臺賬,使團體活動有記錄、有檢查,有成效;一個激勵機制,每年對優秀的群眾文藝團體進行表彰,激發文化志愿者的工作熱情。
群眾藝術團的管理者,是為群眾文化活動服務的工作人員,是組織、策劃、實施群眾文化活動的核心力量,關系到群眾文化活動能否正常開展和產生效果的關鍵所在,管理者的文化修養藝術水平、管理能力、服務態度等,會對群眾文化活動產生直接的影響。為此,群眾文化管理者必須要做到:
1.堅持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學習、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2.掌握一門文化藝術技能,了解各藝術門類的形式和內容,做到一專多能,力爭在組織活動中不做外行事,不說外行話。
3.經常與群眾文化骨干人員取得聯系,掌握其活動去向,為群眾文化藝術骨干提供必要的活動場地,并參與到常態的活動中去,取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
4.保持與政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爭取每次活動都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門的協助。
5.建立比較完善的藝術檔案,對本地區存在的藝術形式、藝術成果、活動情況、藝術骨干人員的基本情況等做以詳細的記錄,歸檔保存,便于在今后組織、策劃活動時參考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