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碩



【摘? 要】目前,傳統園區中的各應用系統雖已獨立發展,但各系統間的信息尚未實現有效共享與互聯互通,并有效融合,無法對智慧園區的建設提供可持續性保障。因此,為有效提升智慧園區的運營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研究智慧園區信息系統中的信息融合與互聯互通對智慧園區的建設越來越重要。論文圍繞智慧園區的物聯網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進行了初步研究與探討。
【Abstract】At present, although each application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park ha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the information among the systems has not yet realized effective sharing, interconnection and effective fusion, which can not provide sustainable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park.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and service level of smart park,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fusion and interconne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smart pa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park. The paper preliminarily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smart park.
【關鍵詞】物聯網;云系統構架;智慧園區;應用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system architecture; smart park;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P399?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11-0072-02
1 智慧園區現狀分析
1.1 智慧園區背景
隨著全球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園區、云計算、新一代移動寬帶網等新概念和新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深入應用,人們正逐步邁向一個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智能社會。智慧園區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現形態,其體系結構與發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縮影。同時,云計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促使產業鏈向規模化、集群化、現代化升級,能夠幫助園區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統一的組織管理協調架構,進一步提升園區內部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增強園區在推動企業創新上的服務能力和競爭力[1]。
1.2 智慧園區現狀
目前,園區在大門崗、醫廢崗設置了道閘系統,可對車輛進行識別、放行,在生活區建立了視頻監控系統(約有監控攝像頭50個),但未建立周界防護,且園區監控布點不全面,存在監控盲區,監控管理功能單一,缺乏報警聯動功能,其他門禁、梯控及其他智慧管理功能基本缺失,急需引進。
2 智慧園區與傳統園區的區別
傳統園區由于建設時間較早,建設模式無法對智慧園區的建設提供可持續性保障。傳統園區中的各應用系統雖已獨立發展,但各系統間的信息尚未實現有效共享與互聯互通,以及有效融合[2]。因此,為了提升智慧園區的運營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應加強對智慧園區信息系統中的信息融合與互聯互通的研究。
智慧園區系統的核心是物聯網技術,而物聯網的三大特征為感知物體、信息傳輸、智能處理。智慧園區是以物聯網為載體,“物聯網+產業”的融合產業模式為手段,面向園區提供全產業鏈支撐服務的解決方案,它圍繞管理方(園區管理處)、生活管理區內人員(員工+外來人員)需求搭建,從“管控補盲”“應用擴展”兩個維度著手,融入訪客審批、安防巡檢、食宿保障、設施維保、社交需求、投訴建議、信息反饋等多項保障服務性功能模塊,有效解決“安全、管理、服務”三難題,達到人、車、物、環境統一管控的目標。
3 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園區
3.1 智慧園區的系統架構
智慧園區的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3.2 智慧園區的云系統構架
智慧園區的云系統構架如圖2所示。
4 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園區研究及應用
4.1 系統概述
智慧園區管理系統完成智慧食堂、智慧訪客、智慧車輛、智慧宿舍、報事報修系統等管理,通過傳感技術采集數據,幫助園區更高效而且合理地進行創新管理。
4.2 安全需求
嚴格權限訪問控制,用戶在經過身份認證后,只能訪問其權限范圍內的數據,只能進行其權限范圍內的操作。不同的用戶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權限,需要在用戶身份真實可信的前提下,提供可信的授權管理服務,保護數據不被非法/越權訪問和篡改,確保數據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4.3 智慧園區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的實現
4.3.1 智慧食堂管理
①報餐與就餐管理:當外來人員來訪,由具有相關權限的接待人員生成就餐二維碼進行就餐;或交費后,由收費人員申請生成二維碼。員工進入微信小程序中進行身份認證并獲取二維碼取餐盤(見圖3)。②滿意度調查:員工用餐后可進行點評,分別為滿意/一般/不滿意這三種選項,包括菜品口味、用餐環境、食堂服務等,填寫食堂意見、上傳照片進行提交,在后臺中生成數據并統計(見圖4)。
4.3.2 智能訪客系統
①訪客預約:在訪客預約訪問界面下,填寫訪問相關信息(訪客姓名、手機號、所屬公司、訪客類型、拜訪人數、拜訪理由、同行人員、車牌號及被防人員姓名、手機號、區域、時間段)然后提交。提交預約申請后,通知被訪人,提醒審核。被訪人在訪客系統員工端進行審核確認,確認無誤,在由上級領導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訪客人員將獲取二維碼。訪客人員持手機刷二維碼通過閘機進入(見圖5)。②樓棟閘機放行:審核通過后,訪客人員信息發送給監控系統則會自動放行。③信息統計:每一次來公司的訪客信息都將傳輸至后臺保存,統計數據。通過數據統計分析,使管理員對來訪者的數據一目了然。
4.3.3 智慧宿舍管理
①信息查詢:宿舍管理員可查看信息,并對空余房間、人員遷入/遷出等進行安排管理。②客房管理:外來人員入住需通過員工預約申請,上級審批通過后,反饋給管理人員進行安排。在入住的同時,也將獲得就餐的二維碼,二維碼過期作廢(見圖6)。③信息公告:信息公告會將重要通知、安全檢查、衛生評比情況等推送給訪客人員或員工。
4.3.4 報事報修系統
①概述:員工報單→維修人員進行搶單→維修完成→發起人員進行確認評價→統計維修人員的維修情況/員工報單逾期情況(見圖7)。②報單:員工在小程序上填寫表單信息(填寫宿舍編號、損壞物品、上傳照片)發起工單。③派單:在員工發起報單的同時,維修人員打開小程序看到這些信息,他可選擇能維修的單子進行搶單。④處理:在維修人員修理完成后,需員工在小程序確認已維修完成并填寫對維修人員的評價(沒有維修好則可再次申請)。⑤統計:在維修完一單會后在后臺中生成統計數據,由管理人員進行查看(發現有單子逾期,則進一步查看緣由)。
【參考文獻】
【1】徐大成.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的智慧園區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
【2】王偉,王曄,徐大成.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園區信息系統研究[J].計算機與網絡,2016,42(07):68-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