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杰
在江南布衣集團的工廠中,我們見到了品牌下一代店鋪設計的構想:這里陳列的家具打樣線條簡練,選材以木頭和不銹鋼為主,少量點綴的熒光色透露出品牌基因里的趣味。這些設計多出自建筑師李明之手,他是江南布衣聯合創始人李琳的弟弟,負責把握品牌的空間基調,與姐姐創辦的時裝風格悄然呼應——簡約、舒適、中性。
李琳告訴我們,江南布衣或立近30年來,隨著品牌的發展擴張,公司搬家已不下十次,但始終離不開西湖水與杭州城。今秋,他們將遷至緊鄰西溪濕地的綜合性園區,還從租戶變成業主,攜手GOA大象設計共同開發了“天目里”,并邀來聲名顯赫的Renzo Piano擔綱建筑設計。“我自己是一個建筑迷,也拜訪過Piano的不少作品,他設計的巴塞爾貝耶勒美術館是我最喜歡的一座建筑,夏天去的時候,通透的玻璃房子幾乎隱人周圍的綠地。”李琳說道,“我們選建筑師的時候沒怎么糾結,很快便確定了Piano。”構思之初,Piano在草稿紙上畫了一顆蘋果,在他的想象中,建筑好比果實堅韌的表皮,其內核才是養分與趣味所在。共同的理念讓甲乙雙方一拍即合,在李琳的愿景中,天目里不僅僅為商業項目而創,還將納入書店、劇院、美術館等豐富的生態——或許正是這份人史情懷打動了Piano,令他決定承接自己在中國的首個項目。
在天目里的矩形地塊中,Piano首先規劃了一棟方框形的建筑。隨之,他又像蒙德里安作畫一般,用相互交錯的斜線把方框“切”成了17個形態各異的幾何體,用于“切割”的線條則構成了園區中的路弳。路徑兩旁草木扶疏,將行人引向位于園區中心位置的花園廣場。“跟Piano的溝通十分暢快,他一點兒也不傲慢,非常善于傾聽。”回憶起洽談過程,李琳說道,“但他也有自己的堅持,譬如,我們的電梯不通往地下車庫,進出一定要穿過地面層的戶外空間,因為Piano希望用此方法‘強制人們在上下班的路程中享受一會兒綠意。”
從Piano畫出了“蘋果”那天算起,天目里歷時八年才終于進入收尾階段,對于這超長“戰線”,李琳顯得氣定神閑。她在材料和工藝上都力求盡善盡美,也認可為打磨作品投入的或本與精力。“不管是服裝還是建筑,我都不喜歡過度裝飾,于是我跟Piano提了訴求,將天花板的水泥結構暴露在外,做出裸頂效果。”李琳說道,“裸頂特別費工夫,工程精細才能保證美觀,我們做衣服堅持一個原則——反過來穿也能很好看——我的房子也必須達到這個標準。”
李琳雖不著急建筑工程進度,但對園區軟實力的營造似乎格外“上心”,我們到訪天目里時,江南布衣尚未遷入,樓內空蕩冷清,而周遭的值物卻栽種已久,長得郁郁蔥蔥。這跟李琳對自然的迷戀不無關系。多年來,她收集了大量的樹葉和石頭,建筑落成后,還“回贈”了Piano一袋自己的石頭收藏。在植物以外,李琳也悉心培育新的文藝公教項目,期待未來在天目里全面綻放。“我很喜歡藝術家RUbert Filliou說的一句話,‘藝術使生活比藝術本身還有趣。這句話充分表達出藝術對我的價值,藝術教會我更細膩、豐富地感知生活。未來在天目里開設公共美術館,便是想讓更廣泛的公眾收獲這種體驗。”李琳說道,“我們還準備敞一個聚焦杭州本地藝術家的檔案庫,為以后研究這段區域性藝術史的學者提供參考,這可能是我們對城市的小小貢獻吧。”雖然沒有明說,但李琳深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道。杭州的自然、商業與文化環境啟發、滋養著李琳和她的品牌,在走到各地繼而走出國門之后,或熟的江南布衣亦反哺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