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豪

“我們要有機遇感,誰也沒想到東盟今年會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北部灣港會成為今年中國增長最快的港口,照此趨勢發展,北部灣也許會成為中國新的增長極。”中國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說。在第十一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2020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合作峰會(以下簡稱泛北論壇)的系列會議中,肯定和看好中國—東盟港口合作機遇的聲音不絕于耳,尤其是以“全球經貿形勢變化下的中國—東盟港口合作”為主題的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會議。
2020年10月15日下午,作為泛北論壇重要分論壇的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會議在中國廣西南寧市舉行。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有關部委、港口城市政府、港口管理和運營機構、航運物流企業和商協會、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金融機構以及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會議。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周紅波、中國商務部亞洲司副司長韋彥出席會議并致辭,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首席執行官柯麗芬、泰國港務局局長卡蒙薩·蓬巴云發表視頻演講。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魏然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設置了兩個議題進行對話研討: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經貿下行挑戰,加強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促進港產城聯動發展、陸海聯運發展,共創新的價值鏈;加強中國—東盟港口合作,構建互惠互利的區域航運網絡,提高區域物流效率。圍繞上述議題,共有18位嘉賓進行現場發言或視頻發言。
會議回顧了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積極評價合作網絡取得的成果,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和貿易形勢,也給運輸和物流系統的平穩運行帶來了挑戰,中長期經濟復蘇需要進一步提升港口業和海運業的可持續性和韌性。在中國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之下,泛北各國進一步推進港口城市務實合作,更好地發揮合作網絡作用,加快中國—東盟海上互聯互通,將有望為國際供應鏈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大動力。
例如,張頁在會議中就提出,為了促進泛北各國高質量共建“陸海新通道”、共享新機遇,除了優化營商環境,必須與東盟各國建立互信,擴大開放,尤其是制度和規則的開放。
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于2013年正式成立,致力于落實中國和東盟領導人關于“構筑海上互聯互通網絡”和“開拓海上務實合作”的共識。本次會議的舉辦恰逢其時,符合各方以海洋為紐帶開展更加緊密的航運、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探討應對多重挑戰、共同促進港口和貿易發展的共同需求。本次會議進一步凝聚了共識,將繼續有力地推動中國—東盟區域內外各方共建互利共贏、美美與共的海上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