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堃
『日日行, 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p>

本文主人公
冬日午后,清風暖陽。在安徽農業大學初見查麗莎教授,一頭披肩的長發,身著淡粉色衛衣,身材修長,笑容明朗,與校園里青春靚麗的女大學生無異。剛回國一年多的查麗莎身為博士生導師,在科研工作之外還指導著2 名博士、4 名碩士。
2020年9月25日,查麗莎教授團隊召開課題進展總結會,公布了5 款動物新型疫苗(VLP 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其中通用型VLP 禽流感疫苗和貓狗新冠疫苗進入動物攻毒階段。她何以如此年輕,就獲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其實我小時候很普通,一點兒也不優秀?!迸c本刊記者見面第一句話,查麗莎微笑著說。查麗莎是一名“80 后”,出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父親在外貿公司工作,母親是市文化局的一名公務員。父母對查麗莎一直很嚴格,要求她腳踏實地、品行端正,但并不過多干涉她的興趣愛好,也不會對她的學習成績橫加指責。這讓查麗莎養成了做事認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在以后的人生轉折點上,多次重大決定都是查麗莎自己的選擇,她也因此很感謝父母的開明。
查麗莎從小就喜歡畫畫和寫作,每當沉浸在五彩斑斕的色彩世界,或者放飛天馬行空的文字想象力,她就覺得特別快樂,還曾多次在繪畫比賽中獲得省級獎項。對藝術的喜愛賦予了查麗莎敏銳的感知力,卻也占用了她不少的課業時間,直到中學階段她的成績還是時有起落。
考入大學后,查麗莎和周圍的許多同學一樣,仍是懵懵懂懂,對于自己今后的學業方向并沒有明確的目標。一些大學生因為迷茫,便疏于學習,荒廢了自己的專業。查麗莎雖然也不知道將來會做什么,但她很清楚一點,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內容是現階段必須做好的事情。
4年大學時光匆匆而過。畢業后,查麗莎留在了省會鄭州,進入當地一家省級農業期刊成為一名雜志編輯??墒?,工作一段時間后,查麗莎還是想要提升自己,便選擇去考研。
經過緊張的備考復習,工作1年后,查麗莎考上了安徽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導師陳宏權教授十分器重學業優秀的查麗莎。安徽農業大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有科學課題合作,查麗莎作為陳宏權唯一推薦的學生,參與農科院合作課題研究,有機會向著名動物遺傳學專家儲明星教授學習。3年研究生,查麗莎幾乎全泡在了北京的實驗室。
研三那年,查麗莎有幸參與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合作項目,而她的指導教授就是中國著名干細胞及轉化研究專家裴端卿院長。
接連跟隨多位中國科學界的優秀導師學習,查麗莎不僅科研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她的科學眼界也隨之拓展得更為寬廣。至此,查麗莎終于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方向:為中國的免疫科學研究而奮斗!
想要在科學道路上不斷向前探索,就要接觸最先進的科研團隊,學習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查麗莎從安徽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后,憑借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科研能力考入德國亥姆霍茲(Helmholtz)國家研究中心,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剛到德國的查麗莎意氣風發,可是第一堂專業課就讓她備受打擊。研究中心的博士課程采用純英文教學,外國留學生的德語只要具備日常交流能力即可,查麗莎對自己的英文水平一向很自信??僧數聡淌谟贸錆M專業術語且夾雜著濃重口音的英語開始講課時,查麗莎當場蒙了——她根本聽不懂!
下課回到住處,查麗莎幾乎要崩潰了,聽不懂課,一切都無從談起。博士階段的學習有大量的探討交流環節,一天,導師也忍不住疑惑地問查麗莎:“你說出來的東西,怎么和寫出來的東西水平不一樣呢?”查麗莎如實說明了自己語言上的困境,導師搖了搖頭,建議她去上語言學校。
語言學校是為初到異國語言不過關的人準備的,與查麗莎的英語聽說需求并不匹配,還會耽誤大量的時間。查麗莎一咬牙——不管多難,這一關必須自己過!她抓緊所有空余時間狠練英語聽力,聽德國當地的英文電臺……3 個月后,她終于能夠順暢地聽懂德國教授講課了。
查麗莎的博士課題是基因技術治愈人類疾病心臟方向,隨著科研進展,她與導師在研究方法上有了不同的意見。越是深入學習,查麗莎就越能感覺到自己的困惑,她想要更換研究方向。
博士階段更換課題方向,在國內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在異國他鄉求學。父母很為查麗莎擔心,擔心她會因此而無法畢業,但看到女兒對于科研的執著態度,他們再一次選擇了支持。第二年,查麗莎轉入基因技術治愈人類疾病丙肝方向,并更換了導師。
博士學習的課業壓力極大,開題答辯、中期答辯、三期答辯……每一年都有人被淘汰。查麗莎的新導師是一位嚴厲的德國老太太,對學生的要求近乎完美。查麗莎每天忙于課題報告和實驗數據,經常連一日三餐都無法按時吃。
開題答辯通過后,查麗莎在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導師給的研究方向可能是錯誤的,照此方向鉆研下去,有極大的概率是得不出結果的。反復推理驗證之后,查麗莎向導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但導師堅持給出的方向沒有問題,并且指出,如果查麗莎執意朝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去研究,那么實驗室將不再給她提供研究經費和研究材料。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查麗莎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她另辟蹊徑,從誘導型可控基因點(基因表達或不表達)方向進行研究。沒有經費,無法購買用于實驗的質粒(一種DNA 分子,基因工程常用載體),查麗莎的研究停滯了。
查麗莎不愿放棄。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她從網上搜索到一位華人教授的郵箱地址,這位張教授是基因研究領域的權威。查麗莎與張教授素不相識,但她還是在郵件中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科學觀點以及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郵件發出后不久,查麗莎竟然收到了張教授的回信!張教授肯定了查麗莎的想法,并給她寄來了實驗急需的質粒。查麗莎驚喜之余,心中充滿了感動。
有了這份雪中送炭的幫助,查麗莎的研究得以繼續。她沒日沒夜地泡在實驗室里,緊盯實驗進程。每次實驗分化過程大概需要3 周,她詳細記錄數據,定時換液……最終,查麗莎得出研究結論,發表了研究論文。德國導師看到敢想敢做的查麗莎真的成功了,也對她豎起了大拇指:“你很棒!”
在德國求學的日子緊張又忙碌,查麗莎4年中只回國過了一次春節,平時更是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她留學生涯中唯一的消遣,就是和另外3 位在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留學的中國同胞打撲克牌,但平均一個月也聚不了一次……
查麗莎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順利畢業,同時獲得了美國耶魯大學和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博士后通知書。雖然耶魯大學的名氣更大,但伯爾尼大學在查麗莎的專業領域更為優秀,平臺也更大,于是她果斷選擇了伯爾尼大學。
人類疫苗與動物疫苗研究不但聯系緊密,而且有很多相通之處。所有的人類疫苗都要在動物身上先做病毒實驗,但相比較而言,人類疫苗的轉化周期太長了,查麗莎更愿意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變為可以實際應用的實物。查麗莎與自己的導師——世界著名免疫學家巴赫曼教授認真溝通過后,進入動物疫苗研究的專項領域。
2015年10月,查麗莎應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邀請,回國開展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氐骄脛e的母校,查麗莎的心情無比激動。她不但帶來了實驗研究動物羊駝,做完學術報告還參觀了安農大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科研平臺以及相關PI 實驗室。此次回國讓查麗莎決定,盡自己的努力加強安農大與瑞士伯爾尼大學的交流合作,為母校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兩年后,查麗莎再次回到安農大,與恩師陳宏權教授團隊一起展開為期兩周的合作研究,在基因免疫、茶免活性蛋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獲得一批初級產品。

本文主人公主持“瑞士雙峰會”
在國外工作越久,查麗莎就越發關注祖國的科研情況。一次,一位投資人朋友感慨地對查麗莎說:“中國的科學家為什么在國際上難以發聲?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具有影響力的‘論壇’。如果能夠辦起來,我愿意投資?!辈辂惿牶笮挠杏|動,當即決定籌備組委會。為了邀請到世界頂尖的科學家,查麗莎打了無數個電話,發出數不清的郵件……
2017年10月15日,以“科學研究的產業轉化動力”為主題的第一屆“瑞士雙峰會”,在位于首都伯爾尼的瑞士宮酒店隆重舉行。此次具有國際頂尖水準的論壇邀請到了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饒毅、歐洲(德國、法國、瑞士)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以及多位著名科技企業領導人。查麗莎不僅是聯合創辦人和首席執行官,還是論壇主持人。
因為首屆“瑞士雙峰會”成功舉辦,2018年,查麗莎當選為“瑞士科學家協會”最年輕的理事。
2019年1月,博士后出站的查麗莎被安徽農業大學聘為特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查麗莎迅速組建起二十多人的科研團隊,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針對我國畜禽疫病發生特點,成功加速安全性更高的新型疫苗研制,解決了自然結構隱藏區難以獲得以及隱藏區過小、免疫原性差的難題,并與國內知名生物工程企業合作開展動物攻毒實驗。2020年9月25日,查麗莎教授團隊召開了課題進展總結會,公布5 款動物新型疫苗(VLP 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
如今,查麗莎已是杰出的青年科學家,可她一如既往地勤奮,一日不曾墮怠。她依然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幾乎每天夜里,都要工作到凌晨1 點多;因為與瑞士有7 小時時差,經常半夜起來開會……當被問起以后的規劃,她說:“我并沒有多么久遠的計劃,比起將來,我更愿意腳踏實地走好當下?!倍辂惿斚伦钔度氲墓ぷ骶褪亲龊每蒲许椖?,帶好博士、碩士學生,對他們的學業負責。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泵恳徊疆斚露疾葘嵶叻€了,必然會遇見燦爛豐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