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恒昌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地質隊,廣西 欽州 535000)
廣西北海市礦山主要在石康鎮至常樂鎮一帶,橫跨花崗巖巖體和志留系兩大地質單元,主體構造兩側分別為那車垌巖體西部新生代斷陷一熱效率拗陷盆地和北東部的云開臺隆動力變質帶。
具有關資料顯示,廣西北海市礦山部分區域已經有明顯的礦化特征(較多為高嶺土礦化),所以此次對廣西北海市礦山地質特征及找礦潛力分析,為廣西北海市礦山開采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北海市位于南康盆地的西隅,地表出露地層比較簡單,除北東部有少量的志留系地層及加里東晚期侵入花崗巖巖體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沉積層覆蓋。志留系以深海一半深海相碎屑巖為主,具類復理石韻律,巖石輕變質。第四系為檢散的砂礫層、砂層、粘土層。巖體呈北東向分布,延長大于50Km寬2Km~6Km,巖石片理化、糜棱巖化尤為發育。
構造以北東向為主,總體受合浦一博白一岑溪褶斷帶控制。那車銅巖體的西部為新生代斷陷一拗陷盆地;北東部為云開臺隆動力變質帶。次級構造主要為十字路-紅花根逆斷層、那車垌度棱巖帶。
本市的韌性變形構造比較發育,尤以花崗巖受動力構造作用的現象最為明顯。對于本市內花崗巖風化殼高嶺土礦床的形成頓有影響。韌性變形構造發育比較普遍,但強弱程度不一,表現為花崗巖塑性變形、部分礦物細化,面理構造比較普遍,形成礦物定向排列分布、眼球狀構造、片麻狀構造、初糜棱巖化甚至糜棱巖等一些特征,常形成寬十米至數十米的花崗糜棱巖、初糜棱巖、糜棱巖化花崗巖。其中,見那車銅礦區槍聯金礦產于糜棱巖帶中。
北海市是我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廣西對外開放的龍頭和窗口城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南瀕北部灣,地處中國大西南地區與東南亞各國內出外進的重要樞紐位置。有北海港、鐵山港等天然良港。交通便利,是我國大西南出海通道。
北海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溫、光、雨源充沛,該地的年平均氣溫22.9℃,年平均降雨量1670mm。溫暖潮濕的風化淋濾環境、低緩平坦的地形以及有利的地下水條件,為形成風化型礦物提供了有利的次生成礦條件。
北海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以非金屬礦為主,目前已發現有鈦鐵礦砂礦、金、石膏、建筑石料用灰巖、水泥用灰巖、建筑砂巖、玻璃石英砂、建筑用砂、磚瓦用頁巖、高嶺士、陶瓷土、泥炭、礦泉水、油頁巖及稀土等47個礦種。其中大型礦床17處,中型礦床14處,小型礦床、礦點、礦化點183處(不含石油、天然氣、地下水)。開發利用價值較大的礦種有高嶺土、石膏、水泥用灰巖、玻璃石英砂等。已查明高嶺土礦山11處大型礦床,查明高嶺士保有礦石量8.42億噸。
北海市北東部的加里東晚期侵入花崗巖巖體,受博白-岑溪大斷裂帶多期次斷裂活動影響,導致巖石變形強烈,碎裂化、糜棱巖化發育,并伴隨鉀化、云英巖化、絹云母化及早期的混合巖化等熱液蝕變變質作用,對巖石及其礦物成分起到碎裂和破壞作用。
花崗巖由于韌性變形構造發育,巖石破碎,有利于水介質下滲、流助循環,加速巖石的風化分解,對風化殼和高嶺土礦床的形成、礦液的運移、貯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花崗巖體長石含量達60%~70%,Fe2O3,含量為1.39%~1.42%,Ti2O為0.03%~0.07%。具有比一般花崗巖的長石含量高和鐵鈦含量低的特征。
廣西北海市礦山主要為花崗巖風化殼高嶺土礦床,高嶺土礦床成因類型一般劃分為風化型、熱液蝕變型和沉積型。分析認為,本市高嶺土礦床成因類型為花崗巖風化殘余型,礦床成礦母巖為加里東晚期的那車垌鉀長花崗巖。
因此,在那車垌巖體且同處博白一岑溪斷裂帶的鉀長花崗巖區域內,找風化型高嶺土礦床具有很大潛力。
區內據Sn、Au重砂異常4處,單獨Sn異常3處,單獨Au異常1處,其中1處Sn異常,化探異常較為發育,可進一步工作。
收集、綜合分析研究前人相關地質成果資料的基礎上,對廣西北海市礦山地質特征及深部找礦潛力進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由于此次研究時間有限,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廣西北海市礦山找礦前景分析,今后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廣西北海市礦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