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強,周 彤,王 毅,索榮輝
(1.陜西地礦九0八環境地質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600;2.陜西地礦地質工程勘查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600)
水工環地質災害指的是由于水工環的協調性被破壞,從而導致地質災害的情況出現,主要包括:洪水以及干旱等[1]。這類地質災害一旦發生,必然會在工作人員安全方面以及工程經濟方面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對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是解決此問題的有效手段。考慮到礦山水工環勘查范圍較廣,在進行水工環勘查中,必須從多角度出發綜合對水工環地質災害的危險性進行合理評估。評估結果的不準確,會直接造成礦山施工的危險性提高。為此,本文通過提出五點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策,致力于在保障礦山開采工作得以安全、高效實施的同時,為進一步的找礦工作提供良好理論依據。
對施工現場考察力度的提高是保障在進行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的評估過程中,能夠結合施工周圍環境特點充分發揮出評估的應用價值。這樣一來,可以保障對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不受外界因素干擾,科學分析施工現場區域內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根據對施工現場地質信息的仔細勘查,綜合礦山地質條件,能夠獲得危險性評估效率更高的有效信息,以便進一步掌握水工環地質災害的危險性。
地質環境以及水文環境都是在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中影響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結果的關鍵因素。地質環境指的是在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過程中,需要依照項目所在地的相關地質環境參數信息實施綜合的評估,再將評估得到的結果與相應的標準規定進行對比,提高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合理性[2]。
在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在工程周圍一旦發現兩個采空塌陷坑或者不穩定邊坡等水工環地質災害,可以根據采空塌陷坑的大小以及邊坡不穩定系數適當的將其危險性評估提高一級。除此之外,水文環境在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具有同樣的重要地位,水文環境勘查一級指標包括:水循環特征、地下水水壓以及地下水水位三大類。水循環特征包括:水循環實時狀態和水循環改變條件。地下水水壓包括:工程地質勘查深度及地下水水壓變化。地下水水位包括:水工環地質災害發生幾率以及工程地質勘查效果精準度。針對水文環境進行專門觀測的研究,是有效防止礦山大面積采空區塌陷和露天采礦場邊坡滑落等地質問題的重要手段。
在實施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過程中,評估的基本準則就是地下熔巖情況,可以結合地質勘察所得的水文資料,依照巖性中的含水介質特點以及地下水的賦存情況,取得良好的施工區域內的水文地質條件評估結果。
具備完善的勘察管理體系是保障評估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有效途徑,在礦山工程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由于水工環勘查難度較大,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以及不確定性。完善勘察管理體系,可以作為提高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精度的有效對策。為避免勘察結果出現造假問題,可以通過積極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采用更為專業精確的技術以及設備進行檢測,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災害預防策略。借助完善的勘察管理體系,對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參數進行實時評估,以此提高評估結果的合理性,最終達到顯著提升礦山開發工作安全性的目的。
在從事礦山工作人員配比方面來看,針對水工環地質災害危害性評估的專業人才比較少[3]。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于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專業人才的培養,具體方式包括:提高薪酬、制定科學的評估教學理論體系以及定期組織向先進單位進行學習。充分把握人才為第一要義,通過加強人才培養,為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來的新發展。
在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發展環境下,要求評估內容及時反映或聯系科學發展的新技術、新概念和新成果。將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領域,促進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首先,可以加大GPS技術在危險性評估中的應用,通過在觀察基準站上設置GPS接收機,將觀測到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現實時傳輸,從而得到基準站84坐標系基線向量,提高評估精度。依照得到的評估數據作為實施下一步工作的理論依據,在減少觀測工作任務量及時間的同時,顯著提升危險性評估工作質量[4]。
在確保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能夠被精準、科學評估的基礎上,有必要加大針對該地區的地質環境及水文環境勘查力度。
本文通過淺析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策,結合礦山當地水文因素,致力于提高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精度。本文唯一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對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具體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相信這一點,可以作為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方面重點研究的方向。為此,在日后對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研究中還應該對這一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