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亮
(內蒙古平西白音華煤業有限公司,內蒙古 錫林郭勒 026200)
隨著社會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使礦企的經營和運營面臨較大的壓力。在礦企管理體系中,機電管理操作復雜,礦產資源開采本身伴隨著巨大的風險,為了保障礦企的經濟效益和生產安全,礦企需要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機電管理,轉變生產模式,解決機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電氣設備的維修和管理,防止礦山生產發生安全事故,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保障人員的生產安全。針對礦山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對策,展開深入討論,一方面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為礦企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礦企在生產過程中,機電管理水平較低,由于維護人員流動性強,難以維持日常的機電系統正常運行和維護,內部缺少專業的技術人員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檢修,導致機電設備損耗速度較快。企業的機電管理獎懲制度缺乏針對性,內部人員對機電管理工作缺乏重視度,機電管理流程無法滿足日常的工作需求,導致機電管理工作質量較低,工作人員缺乏機動性和安全生產的意識,使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機電管理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1]。
在開展強度較大的工程項目時,需要及時排除機電設備的種種故障。機電部門需要全面掌握設備的運行情況,根據設備的具體情況采取可行的措施進行維護,確保礦產資源開采的順利進行。調度室及時接收機電設備的故障報告,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機電科和區隊工作人員負責維護工作,落實每個部門的責任,確保所有部門統一協調、相互配合,避免工作過程中出現較大的安全事故。在機電設備的運行過程中,由于能源開采工作過于復雜、任務量較大,機電設備的損耗速度快,如果不及時發現設備出現故障并第一時間進行維修、更換,將會導致機械設備的運行出現問題,礦山開采出現生產事故,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使礦企無法長期穩定運行。
從現有的礦企機電管理制度的實際情況礦業看出,礦企在機電管理方面缺少專業的人才,無法制定出針對機電管理方面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無法解決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
某些企業人員為了完成上級的檢查,制度的機電管理制度無法滿足現有的機電管理需求,導致機電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現秩序混亂的情況,不僅會威脅到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還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益[2]。
隨著國內民眾對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機電設備損耗成為了礦企急需解決的問題。礦山機電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常年的超負荷運轉,加快了機電設備的老化程度。礦企為了經濟效益的提高,不顧機電設備的生產質量,盲目追求礦產資源開采產量的突破,導致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
有些礦企為了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對于出現故障的機電設備不予以更換和維修,長期使用具有故障隱患的設備,導致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和使用壽命受到影響,也給礦產資源的開采生產安全帶來隱患。機電設備的超負荷運轉和老化狀態成為當下礦企的常態,本應禁止運行已出現故障的機電設備,卻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礦企對生產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機電設備的生產、購買、運行過程中缺乏嚴格的管理程序,無法嚴格執行相應的檢查工作,無法避免機電設備安全故障的發生。
現階段礦企的開采工作工作量大、危險系數高,與工資薪酬不成正比,專業技術人員和礦山專家不愿從事開采工作,造成企業的大量的人才流失,導致企業員工普遍存在素質低、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在一定程度影響著礦企的經濟效益和發展進度。礦企內部缺乏相應的獎懲激勵機制,企業內部人才缺失、跳槽成為普遍現象,雖然建立了人才培養機制,但是技術人員的學歷較低、知識背景程度參差不齊,導致投入的資金與最終結果不成正比,整體工作進度和效率大大降低,從而影響機電設備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礦企的企業結構中,員工總數占比最大的為專業機電設備的管理人員,因此,礦企需要高度重視機電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針對企業專業人才招聘、跳槽、再招聘不斷循環的怪圈,企業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和鼓勵機制上的資金投入力度,留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給予相應的福利待遇和相應的上升渠道。定期開展專業知識培訓活動,從而提高機電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業務和技術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知識水平,對于不同崗位的人員采取不同內容的培訓活動,確保每位管理人員得到相應的專業培訓,從而為企業培養出優秀的技師,提高機電管理的整體水平。為了提高礦企員工的整體素質,定期招聘專業技術人員,提升管理人員的薪資待遇,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培養出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又具有專業知識的全面型人才。
為了提高機電設備的使用效率,需要加大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的資金投入。對于最新購進的機電設備、性能需要嚴格審核,避免質量不合格的機電設備應用于能源開采中。引進新技術和設備及時替換拼裝改造和高耗能低效率的設備,全方位提升機電設備系統性能,定期檢查和維修機電設備,避免出現故障,保證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狀態保持良好,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保證現場機電設備的管理和檢修不會出現問題,保證礦山生產過程的安全。
礦企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對資源配置進行優化,以企業職工職責為核心,建立相應的人才獎懲激勵機制,完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日常機電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嚴格遵守管理制度,保證管理工作正常運行,及時維護更新機電設備,整理留存各項維護記錄,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將生產安全的風險降到最低。根據礦山機電設備運行狀態和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設備檢修標準、防爆標準,通過生產安全清單和機電管理網絡的構建,建立安全生產機制,研判分析安全隱患,加強生產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降低機電設備的故障發生率,避免機電設備安全隱患的發生,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
在機電設備運行管理過程中,礦山機電管理人員需要全面監控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保證礦山機電管理質量。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還需要在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加大監控的力度和深度以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企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和計劃,詳細記錄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為礦山開采的生產安全和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相應的保障。礦企需要及時分析判斷機電設備的運行故障,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機電設備,及時更換機電設備,確保機電設備在生產過程中處于正常運行。
隨著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信息化的發展,礦山機電設備管理也應該融合相應的信息技術,從而使機電管理科學化,促進礦山機電管理運行的有效性。在礦山機電管理中,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不僅涉及安全性能,還包括租賃系統信息、維護信息、人員安全信息等,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
采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方式,設置專門的信息管理部門,安排專業的人才進行相關信息登記、修改、填補。這些記錄下的相關數據可以作為機電設備故障維修的參考依據,明確標注設備出現的故障、維修方式、日期并進行存檔,作為下次機電故障修理的參考依據。將高新技術應用于礦山機電設備檢修技術中,可以在線進行故障診斷、檢修工作,對機電設備潛在的故障和問題進行預警,實時檢修設備、排除隱患,提高機電管理的檢修效率和維修水平,降低礦山生產過程中的安全事故發生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機電管的成本,整合相關信息,采用周期處理方式幫助相關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信息,節省機電管理損耗的時間、人力、物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對于機電設備老化陳舊的現象,礦企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日常的維修、檢查、保養等工作,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對于老化、有故障的涉設備必須禁止運行,尤其是與生產安全息息相關的重要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必須及時更換。操作人員需要在開采前和開采后對機電設備進行日常的檢查工作,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在日常檢查過程中,檢查的相關人員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檢查工作,把握機電設備的型號和規格,避免生產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大資金投入以保證設備的安全系數得以提升。針對機電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需要操作人員按照機電設備屬性和生產強度,合理安排設備的檢查周期,日后的檢查工作需要按照生產周期進行詳細檢查,保證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機電設備的定期檢查過程中,需要與礦企的其他部門進行溝通交流,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檢修、保養方案,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
礦企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與機電管理有著緊密聯系。從現階段的礦山機電管理來看,礦山機電設備運行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機電設備的老化現象和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礦山機電管理水平,保證礦企的生產安全,并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