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慧,黃 珊
(廣西梧州市工人醫院,廣西 梧州 543000)
重癥肺炎旨在肺炎患者出現休克、低血壓及器官功能障礙,亦或是出現急性呼吸衰竭及重癥低氧血癥而予以通氣支持的一組病癥[1]。借助機械通氣診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死亡率,但診療后機體自主呼吸功能會有顯著退化表現,繼而增加機械通氣撤機難度,患者及家屬接受度較低。濕化呼吸治療儀具高流量、準確氧濃度及加溫、定量吸氧等功效,可降低鼻腔內無效腔,使通氣效率提升。研究指出,于呼吸治療儀治療中配以護理干預能夠進行通氣效率的保證,改善預后[2]。本研究對2018年11月~2020年03月間收診患者實施研究,以普通護理、護理干預分組,具體如下。
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03月間本科室接治的39例伴重癥肺炎并低氧血癥患者開展研究。納入標準:經全方位診斷滿足重癥肺炎并發低氧血氧癥的判別標準;對研究知情,并簽訂協議書;無重大意識障礙。排除標準:合并肺癌;遵醫行為較差;多器官衰竭、自身免疫缺陷;呼吸治療儀禁忌證。采取分別抽樣法分組,可將其分為對照組(n=19)和觀察組(n=20),對照組男女比重達12:7;年齡最大、最小94歲、49歲,均齡(70.54±10.26)歲;病程1-3d,均程(2.26±0.05)d;觀察組男女比重達14:6;年齡最大、最小90歲、50歲,均齡(71.32±10.19)歲;病程1~3 d,均程(2.26±0.05)d。兩組相關性資料比較,若有P>0.05,則具比較性。
對照組于濕化呼吸治療儀中采取普通護理,對患者生命指征、血氣指標展開嚴密監測,結合其實際狀進行呼吸濃度和氧流量的調整,確保治療效果。
觀察組于治療期間予以護理干預:①氣道持續濕化護理。在診療期間,重視患者生理指標的變化,且制定急救干預措施,備好相關急救用品,每隔3h進行管道內冷凝水的清理,且定時更換管道。選擇合理的濕化液,依據病況選擇濕化參數,同時對氣流溫度嚴密觀察,以防呼吸道感到灼燒感;準確設定送出氣體參數,以維持正道氣壓,提升潮氣量,削弱呼吸頻率,繼而改善呼吸困難。另外,結合痰液黏稠度進行氣道濕化診療時間的確定,對痰液黏稠度在Ⅲ級者,診療時間持續24 h,于7d后,調整診療時間;對黏稠度在Ⅱ級者,1次/d,8 h/次;黏稠度在I級者,2次/d,4 h/次。②吸痰指導。對患者吸痰指征實施判斷,設置相關參數,所有操作均在無菌環境下執行;吸痰時,應于氣道內左右旋轉吸痰管,將其慢慢退出,以免吸痰管對氣道形成損傷,亦可使用床邊纖支鏡吸痰,需要注意,吸痰要遵從漸進式原則。③叩背輔助排痰。因患者自主排痰能力差,往往需要輔助排痰,主要有機械排痰及手法排痰兩種,正式排痰前,需依據患者病況及體征,對其耐受力予以評估,設定合適的頻率及力度。新型胸部叩擊法為當前臨床常用手法排痰,維持患者仰臥位,護理人員站立于其背部,手掌呈空杯狀,自胸廓外向內,借助腕關節力量進行背部的規律性叩擊,一側完成后開始另一側,時間維持10~15 min/次,每日2次或3次。
生活質量。以院內自制量表對兩組情感職能、社會領域、生理功能及總物質水平等指標實施評價,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越好[3]。
通過SPSS 20.0軟件行數據處理分析,生活質量用“±s”表示,以t進行檢驗。護理效果用率表示,以x2進行驗證,組間對比是否具統計學意義可參考P<0.05。
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情感職能、社會領域、生理功能及總物質水平相比于對照組具明顯提升優勢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生活質量( ±s;分)
組別 情感職能 社會領域 生理功能 總物質水平觀察組(n=20) 80.65±5.64 81.02±4.35 79.45±4.32 81.22±3.54對照組(n=19) 71.51±2.68 70.54±3.67 68.96±5.02 72.54±2.14 t 6.517 8.147 6.978 9.322 P 0.000 0.000 0.000 0.000
低氧血癥為重癥肺炎頻發性并發癥,當下,臨床對重癥肺炎并發低氧血癥多采取機械通氣治療,然而實踐指出,機械通氣易使其氣泡過度膨脹,加重肺部氣壓性受損程度。呼吸治療儀的應用可有替代性治療,確保患者穩定、安全過渡的作用,能夠進行急性發作時間的有效縮短,進而改善亦或是降低呼吸困難及窘迫等表現。研究指出,重癥肺炎并低氧血癥于診療期間還需融入合理、科學的護理,以保證診療效果[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生活質量相比于對照組明顯提升P<0.05,提示護理干預效果理想。護理干預包括持續氣道濕化護理、吸痰指導及叩背輔助排痰三部分內容,經針對性護理后,患者呼吸功能有大幅度改善跡象,肺部濕羅音消失,各生命指標均達正常水平,且無不良反應。另外,護理干預注重心理、生活等護理指導,限于患者對疾病缺乏全面認知,內心極易萌生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進程,降低預后。護理干預中通過評估患者心理,依據評估結果開展心理疏導,促使其負性情緒得以改善,提高治護依從性,且適時予以生活指導,增強康復信心,保證機能早日恢復[5]。
綜上,重癥肺炎并發低氧血癥于濕化呼吸治療儀中采取護理干預效果理想,可糾正臨床癥狀,對促進預后有積極影響,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