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建
(山東煙臺鑫泰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二分礦,山東 煙臺 265147)
我國金屬礦類型相對較多,隨著淺部礦山資源的開采殆盡,很多金屬礦逐漸進入到深部開采階段。隨著開采深度的加深,給地下開采技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通風、防塵等方式在很多方面已經不能適應深部金屬礦地下開采安全防護的要求。因此,對屬礦地下開采安全防護方法進行分析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雖然金屬礦安全出口問題相對于先前已經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是從當前部分金屬礦安全出口設置來看,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在每個中段或者采場,應當至少有兩個安全出口,但從具體設置情況來看,很多采場、中段不能達到這個要求,相關必要的安全平臺也沒有按照規定設置,一旦出現了突發情況,人員不能順利升井,帶來的安全隱患非常大[1]。
從當前金屬礦井下安全制度及相關措施的制定情況來看,雖然從硬件配備、技術要求等方面相對于先前有了較大的提升,為各項安全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較好的支撐。但是從這些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來看,還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防塵、防水、個人防護等措施并沒有落實到位,給金屬礦安全水平的提升帶來較大的威脅。
首先,在井下開采巷道內鋪設鋼管靜壓水管,一般情況下開采巷道每50m安設一個三通截門,以供洗巷、凈化水幕以及其它防塵設施的使用,各巷靜壓水管嚴禁挪作它用。其次,開采工作面巷道安裝凈化水幕,回風繞道口10m~15m各安設一道風水聯動噴霧裝置,距工作面50m范圍內各安設兩道凈化水幕,水幕要求覆蓋全斷面,工作面生產期間保持開啟。第三,選擇頂板完整、支護完好、巷道規整的地點,安裝隔爆水袋,要求水袋吊掛數量和質量必須符合金屬礦山開采規定。隔爆水槽管理嚴格按照標準化的相關要求實施。第四,工作面所有轉載點必須安裝噴霧灑水裝置,做到開機開水,設施安裝位置必須正確,出水暢通,噴霧效果好,噴霧灑水必須噴灑在礦石上。第五,井下生產過程中,工作面所有作業人員必須佩帶防塵口罩,并及時更換濾棉。
在開采過程中,有透水預兆時,必須立即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向調度室匯報,進行處理。礦井透水前主要有以下幾種預兆:掛汗,積水區的水,在自身壓力作用下,通過巖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巖壁上聚結成許多水珠的現象;掛紅,礦井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在它通過巖裂隙而滲透到采掘工作面的巖體表面時,會呈現暗紅色水銹;水叫,含水層或積水區內的高壓水,向巖壁裂隙擠壓時,與兩壁磨擦會發出“嘶嘶”叫聲;采掘工作面空氣變冷;采掘工作面出現霧氣;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水色發渾,有臭味;采掘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裂隙出現滲水[2]。
在發生透水事故時可采取的處理方法有:巷道施工過程中發現巷道頂板、壁幫有淋水出露等透水突水事故預兆時必須立即發出警報,迅速組織人員將所有工作人員撤離至安全地帶,撤離到安全地點并迅速匯報調度室。若水勢猛來不及進行撤離時,應暫避水頭峰值或向高處撤退避險待救。同時根據事故性質和可能波及地區,通知其他作業地點的人員撤出,井下所有排水設備全部啟動進入工作狀態。透水時的注意事項,工作面突然涌水,會破壞巷道中的照明和避災路線上的指示牌,人員一旦迷失方向,必須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切勿進入獨頭下山巷道[3]。
加強礦井排水系統(包括中央主排水系統、采區排水系統、采掘工作面排水系統)的日常運行管理、維護工作,保證礦井排水系統的完好性。并保證足夠的備品、備件。地測科及有關單位要加強對地面裂縫、塌陷及廢棄井口的調查工作,并在雨季前將地表裂縫及塌陷低洼區填平、壓實。對廢棄井口進行及時封堵,預防雨季洪水灌入或通過裂縫滲入采空區內形成新的積水。
為了更好提升金屬礦地下開采防護水平,充分結合金屬礦實際,開發使用人員定位系統非常重要。在具體實施時,可選擇使用KJ236(A)井下人員位置監測系統,通訊電纜MHYV2×2×7/0.52mm。井下分站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讀卡、觀察、調試、檢驗且圍巖穩定、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巷道或硐室中。區隊入井人員必須人人攜帶識別卡(不攜帶識別卡嚴禁入井),人卡相符,所有持卡人必須愛護所攜帶的識別卡,嚴禁碰撞、拆裝、重壓及水淋。人員定位系統的監測分站應確保準確掌握工作面的人員變動和人員數量。使用過程中應保持人員定位分站清潔,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必須提供穩定可靠的人員定位系統電源,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
首先,對于金屬礦必須設置兩個以上可獨立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其次,如果金屬礦屬于較大型的礦井,礦床的地質條件也相對復雜,特別是走向長度超過1km時,應當在礦體端部的下盤位置增加安全出口。第三,控制安全出口之間的距離應當超過30m。第四,在安全出口中,應當安裝2部動力相互獨立的罐籠設備,同時,提升機構應當選擇雙回路供電的豎井,這個安全出口在設置時不需要設置梯子間。如果其它豎井作為安全出口,應當安裝較為完整的梯子間。在金屬礦各個水平的安全出口,在設置時,所有生產水平,應當設置兩個以上的安全出口,水平上設置的安全出口應當和地面安全出口相通。
隨著金屬礦井下開采范圍的不斷擴大、開采深度的不斷加深,如果仍舊采用傳統的通風方式,必然帶來的安全隱患較大。因此,金屬礦山企業應當及時對井下通風系統進行優化。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結合礦山井下開采工作出現的新變化,對礦山井下通風能力進行重新核算,特別是在掘進的過程中,需對是否需要安裝局部通風設備進行科學核算,確保通風量既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將粉塵等及時有效排出,同時也不帶來新的粉塵。
針對當前安全防護措施落實不到位而導致的金屬礦山安全威脅較大的情況,全面強化對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監管非常關鍵。在具體實施時,可制定針對性的獎懲制度,對于不能高質量高標準落實到位,直接與其薪酬待遇、職級晉升等相聯系,從而更好提升井下技術人員各項安全防護措施落實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綜上分析,全面提升金屬礦地下開采安全防護水平對于提升金屬礦整體的安全水平非常關鍵。但是從當前各項安全防護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在很多方面還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這就需要金屬礦山企業全面認識到,金屬礦地下開采安全防護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全面從金屬礦地下安全防護工作實際需求出發,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提升安全防護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