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芹
(內蒙古興安盟人民醫院,內蒙古 興安 137400)
鼻咽部惡性腫瘤的發病位置主要在患者的鼻咽組織,此類疾病的誘發原因多由于環境、遺傳以及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所致,會導致患者發生鼻腔出血、中耳炎及鼻腔堵塞等情況,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的損害較大。臨床中多采用放療進行疾病治療,該方法可控制病癥的發展,但治療中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常伴隨有局部組織損傷、白細胞量降低等現象,需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治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隨機選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被我院腫瘤科確診為鼻咽部惡性腫瘤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治療干預,依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一般組和護理組,每組43例。一般組:男31例,女12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6.37±12.53)歲;護理組:男2 9 例,女1 4 例,年齡3 5 ~7 3 歲,平均年齡(56.08±12.95)歲;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同時排除妊娠期婦女、休克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對比。
1.2.1 一般組
一般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告知患者臨床中的用藥、護理事項、疾病誘發原因及治療方法等內容,要求患者注意個人生活起居。
1.2.2 護理組
護理組患者在一般組基礎上行護理干預,具體包括:
(1)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干凈、舒適的病房空間,注意保證病房內的采光、通風效果,定點進行消毒工作;向患者介紹我院的病房情況,消除患者對陌生空間的恐懼。
(2)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講介紹,內容包括此類疾病的并發癥、治療效果、治療成功案例等,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及治療依從度;要求患者治療期間不可使用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使用營養豐富的高蛋白、碳水化合物食物。
(3)心理護理:分析患者的心理境況,包括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應空間的情況、是否存在焦慮、慌張、抑郁情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要求患者說明在治療期間有哪些困惑或身體存在哪些疼痛,并給予針對性治療。如期間患者鼻腔出現瘙癢情況時,需使用溫水對患者皮膚進行擦拭,及時患者皮膚瘙癢現象。若患者治療期間口腔黏膜出現創傷,需給予患者針對應用藥,如使用消炎藥進行消炎工作。
(4)用藥指導:要求患者謹遵依據,護理人員監測患者的機體指標情況,若血壓、心電圖出現異常時,需要求主治醫師進行會診,給予治療方案。
(1)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采用SAS評價,分值與焦慮情況成正比。
(2)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評價表》評價(總分100分),包括非常滿意(>90分)、一般(65~90分)及不滿意(<60分)三種。
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正態分布)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療前護理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 S A S ) 評分(65.58±8.13)分與一般組評分(64.95±8.39)分的差異不明顯(t=0.354,P=0.362),護理后護理組患者SAS評分(35.66±5.76)分明顯低于一般組的(49.28±6.05)分(t=10.682,P=0.001)。
一般組中,非常滿意例數22例(51.17%)、一般例數13例(30.23%)、不滿意8例(18.60%),護理滿意度為81.41%;護理組中,非常滿意例數33例(76.74%)、一般例數13例(18.60%)、不滿意2例(4.66%),護理滿意度為95.34%,護理組護理滿意度高于一般組(x2=4.074、P=0.044)。
護理干預治療可根據鼻咽部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情況制定詳細的護理方案,如對患者講述疾病病理、誘發原因及放射治療措施等方面的內容,從而提高患者對疾病的理解度。同時,該方法還要求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告知患者的護理、治療情況,要求家屬給予患者精神方面的鼓勵,從而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的情況,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
總的來講,在鼻咽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患者的護理中,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治療,能緩解患者心理方面的壓力,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