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星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腎內科,廣東 深圳 518112)
腹膜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臟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心血管穩定性好,對殘余腎功能影響小的優點,有效的維持性腹膜透析治療方式開展對于患者的疾病緩解有著重大意義,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患者身處家中,缺乏隨時能回醫院與醫生交流病情的條件,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影響護理和治療的效果[1]。本文就優質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展開探究,研究內容如下。
我院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在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腹透患者44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實驗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齡24~74歲,平均(47.32±6.2)歲。對照組22例,男15例,女7例,患者年齡24~74歲,平均(47.15±5.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男女比例等相關資料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實驗通過醫院倫理會同意,所有實驗研究工作在監督之下進行。
1.2.1 心理情況了解
在疫情期間腹透護士采用微信、電話等線上方式與腹膜透析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對本身病情和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看法,觀察整個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各種負面情緒表現,做好相關記錄。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連續性家庭護理方式,主要內容如下:
1.2.2.1 透析知識告知
告知患者居家時每天需要勤洗手,戴口罩,嚴格進行消毒操作,觀察透出液的顏色、性質、量,同時做好嚴格的記錄,在進行腹透的時候需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仔細檢查透析液有無雜質、沉淀、透析袋有無破損,每天透析之前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工作,觀察出口處有無滲血、漏液、紅腫的情況,同時每天需要測量體溫、脈搏、血壓、體重,并做好記錄。
1.2.2.2 透析環境引導
告知患者在透析的時候,環境每天都需要用紫外線消毒兩次,門窗、桌椅等定時消毒、家里最好不要養寵物,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服、剪指甲等。
1.2.2.3 返院檢查
遵守早發現早診斷的原則,如果透析液變渾濁,很有可能是出現了腹膜炎等癥狀,一定要留意觀察自身有無持續性腹痛、發熱、寒戰、周身不適、惡心、嘔吐的情況,如果有,需要與腹透護士及時聯系,經過充分評估之后,需要及時回醫院進行規范診治。同時復診,開藥,檢查也需要提前預約后回醫院。
1.2.3 實驗組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優質針對性心理護理,在充分分析患者的心理負面情緒之后,查詢相關資料,尋找可行的解決辦法,制定心理護理干預內容。
1.2.3.1 疫情健康知識宣教
由于本院為新冠病毒定點收治醫院,需要及時告知居家腹透患者疫情相關的知識,告知患者嚴格隔離消毒的重要性,來院復診時禁止靠近“三區”中的半污染區以及污染區,同時告知疫情的傳播方式、癥狀表現,首先提高患者關于疫情的健康知識儲備,同時也要告知患者當自身病情應當注意的事項,避免出現并發癥、病情反復等而回到醫院的情況。
1.2.3.2 心理護理
分析患者的心理情況之后,利用電話、社交平臺等工具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拉近醫護患距離,及時解決患者的各種問題,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隨后針對不同的心理情緒結合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經濟情況等進行針對性引導,利用社交平臺、多媒體方式、與患者建立個人微信好友關系等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防止其過度沉溺于負面情緒當中。
(1)負面情緒:采用SAS、SDS評分自量表判斷患者焦慮、抑郁負面情緒,SAS與SDS量表均有20個選項,按照0,1,2,3分值,分值越高選項嚴重程度越明顯。
(2)護理依從性:完全依從、基本依從、不依從。護理依從性=(完全依從例數+基本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將數據納入SPSS 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不同護理工作開展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負面情緒和護理依從性,實驗組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 5),數據對比如下:實驗組焦慮評分(19.21±3.40),對照組(26.56±5.56),(t=7.082,P=0.028),實驗組抑郁評分(18.8±2.33),對照組(25.05±3.89),(t=6.4650,P=0.023)。實驗組護理依從性完全依從18例(81.82%),基本依從4例(18.18%),不依從0例,對照組完全依從10例(45.45%),基本依從7例(31.82%),不依從5例(22.73%),實驗組護理依從性22例(100%),對照組17例(77.27%),(x2=5.641,P=0.012)。
腹膜透析作為治療終末期腎臟病的主要腎臟替代療法之一,但由于患者腎功能衰竭、貧血、低蛋白血癥等使得腹透患者體質虛弱,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本身就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加之疫情爆發,院內作為感染最易發生的地方之一,疫情期間一般情況下居家進行腹透的患者原則上不要回到醫院,這就對患者居家腹透的質量有較高要求,患者不僅要按照居家腹透的要求嚴格操作,更要解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2]。患者會擔心疫情的擴散、家人的安慰,從而導致患者因負面情緒導致治療效果價差,因此必須采用有效的護理方式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
優質針對性心理護理充分利用了護理工作中心理護理的內容,分析疫情的傳染性,對家庭社會的危害性,將患者作為社會的一員和家庭的一份子,從這兩個角度出發,充分制定心理護理內容并進行針對性對患者進行實施,以期發揮出較好的心理引導效果[3]。
在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負面情緒情況以及護理依從性方面表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新冠肺炎背景下,采用針對性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消除患者因疫情出現的負面情緒,提高病癥護理依從性,臨床效果較好,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