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萍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6)
血液濾過(HF)在急、慢性腎衰竭伴有心功能不全、常規透析易發生低血壓等患者中應用較為廣泛。抗凝治療是HF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抗凝劑的選擇應當根據患者的凝血情況合理選擇[1]。本研究采用將局部枸櫞酸鈉抗凝應用于含鈣透析液(1.5mmol/L)的HF治療,探討此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選擇醫院血液凈化中心2018年1月~2018年12月行局部枸櫞酸鈉抗凝HF治療的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18歲;(2)存在活動性出血或出血傾向,不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法抗凝。排除標準:(1)嚴重肝功能障礙;(2)低氧血癥和(或)組織灌注不足;(3)代謝性堿中毒、高鈉血癥。所有入選患者由本人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HF治療時間為4 h,血液濾過機,透析液均使用碳酸氫鈉鹽透析液,調節血液濾過機碳酸電導度;血流量180~200 mL/min;置換液補充方式采用前稀釋法,流速為83.3~125 mL/min;透析器為威高HF18;血液管路為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血路管;設置超濾量時增加枸櫞酸鈉泵入量,以保證患者的液體平衡。(2)有報道初次使用枸櫞酸鈉抗凝時設定枸櫞酸鈉每小時泵入速度(mL/h)為每分鐘血泵速度(mL/min)數值的1.2-1.5倍,治療過程中根據濾器后、外周游離鈣及血氣分析結果進行調整。枸櫞酸鈉開始輸入時間與引血時間相同。(3)枸櫞酸鈉抗凝有效性的監測 治療15 min、2 h時監測濾器后游離鈣,控制濾器后的游離鈣離子濃度在0.25~0.35 mmol/L范圍內。在治療過程中密切監測體外循環中各項壓力的變化,在治療結束后評估體外循環凝血情況:0級為透析器及管路無凝血或數條纖維凝血,I級為透析器及管路部分凝血或成束纖維凝血,II級為透析器及管路嚴重凝血或半數以上纖維凝血,III級為需換透析器。(4)枸櫞酸鈉抗凝安全性的監測 治療過程中嚴密巡視,仔細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口唇、顏面部、指尖麻木及手足抽搐等臨床癥狀;在治療開始前、治療2 h、治療結束時監測患者的外周血氣分析結果,收集患者pH值、HCO3-、BE、Na+、外周游離鈣水平,監測患者體內游離鈣離子濃度是否在1.0~1.35 mmol/L范圍內,避免發生枸櫞酸中毒,確?;颊呒癏F治療的安全。在治療中、治療后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原有出血加重或新發出血事件。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同一患者多次測量的參數計算平均值后再進行統計描述;對治療15 min和2 h時濾器后游離鈣采用配對設計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對單次局部枸櫞酸鈉HF治療過程中的監測指標進行單因素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枸櫞酸鈉抗凝H F 治療時,濾器后游離鈣監測結果顯示基本符合濾器后游離鈣的控制要求,治療1 5 m i n 時為(0.374±0.034)mmol/L,治療2h時濾器后游離鈣離子為(0.351±0.025)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5.446,P=0.000)。40例患者共進行69次4hHF,均順利完成,發生I級凝血6例,II級凝血3例。
枸櫞酸鈉抗凝H F 治療前、治療2 h、治療結束時患者血氣分析結果中PCO2較治療前上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H值、HCO3-、BE、Na+、外周游離鈣較治療前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正常范圍內?;颊咧委熯^程中生命體征平穩,未有患者出現口唇、顏面部、指尖麻木及手足抽搐等臨床癥狀且均未出現因枸櫞酸鈉抗凝導致的原有出血加重或新發出血。
對于有出血或者出血傾向的急、慢性腎衰竭伴有心功能不全、常規透析易發生低血壓等患者,由動脈端泵入枸櫞酸鈉并輔以在線調整置換液離子濃度,可以應用普通含鈣透析液進行HF治療。治療時需要監測濾器后游離鈣濃度,根據游離鈣濃度調節枸櫞酸鈉泵入速度,同時需要監測外周血氣分析變化,根據血氣分析變化調節透析液離子濃度,以確?;颊甙踩绊樌瓿蒆F治療。當然,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未設立無肝素HF治療和自身交叉對照,尚需在今后工作中擴大樣本以證實上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