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馥羽
(青海物通集團,青海 西寧 810003)
冶金工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工業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在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的影響下,傳統冶金工業的運行發展模式開始出現各種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我國冶金工業的現代化發展。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斷增大,對冶金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傳統生產模式已經跟不上現階段的社會發展需求。因此,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實現機械自動化工業生產是我國冶金工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本文將對地冶金工業運行現狀進行簡單分析,并對我國冶金工業的未來發展態勢進行探討分析。
在國家的扶持下,我國冶金工業生產中引進了一定的先進設備與先進技術,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大等落后的生產設備與生產技術逐漸被取代,有效促進了我國冶金工業技術水平及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冶金企業都已經沒有使用傳統的電爐煉鋼工藝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產品結構方面來看,我國冶金工業的運行中依然存在著不合理問題,例如一些長線、低檔產品的產量過大,增長速度也非常快,但如薄板、硅鋼板等技術含量較高、附加值較高的高檔產品的生產量卻相對較低,導致我國冶金市場中高低檔產品的供應量嚴重不平衡。
此外,隨著社會發展對冶金制品需求量的增大,市場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加,受經濟利益的影響,很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忽視對資源的過度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導致冶金工業生產存在著迅速發展以犧牲環境與資源的不合理現象。
經過不斷地發展與改革,我國冶金工業生產中對高溫余熱的利用率有所提升,整體利用較好,但對中低溫余熱的利用率卻明顯不足,對400℃以上的余熱利用率要遠遠高于300℃以下余熱的利用率,造成了對低溫度余熱的能源浪費。總體而言,我國冶金工業對余熱的利用還不夠高,余熱利用技術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差異也非常大。因此,在冶金工業發展運行過程中,加強對低溫余熱的利用是提高冶金運行效率、促進冶金工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目標。此外,我國冶金工業在運行過程中對余熱的利用設備也存在不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冶金過程中余熱利用上的技術難題還沒有得到全面解決,設備及技術上的更新問題是限制我國冶金工業余熱利用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隨著我國冶金工業體系的逐漸完善,在冶金工業生產中對現代化機械的研究運用方面有了較大進步,特別是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等先進技術的逐漸普及情況下,我國冶金工業生產中實現了對機械自動化生產的廣泛運用,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具有先進自動化水平的企業。總體而言,我國大多是冶金企業都或多或少地實現了自動化系統、自動化設備的愚弄,在生產工藝上不僅實現了單機自動化生產,更實現了多器械自動一體化的生產系統,還有一些企業實現了對高爐、工業爐等的創新,加大了對PLC等技術的運用。另外,我國冶金企業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對冶金工業發展方向的改善于轉變,例如,有些冶金企業通過建設企業信息網等方式有效促進了冶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升,為企業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但不得不說的是,我國冶金企業在機械自動化與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例如能源利用率不高且能源消耗大等問題,都會限制自動化機械的運用效果。
在現代科技技術不斷發展、應用日益廣泛的時代中,我國冶金工業的生產將更進一步地重視對先進科技與先進技術的運用,通過提升冶金工業生產的技術,提高冶金產品的質量,從而達到促進我國冶金工業持續發展的目的。在未來冶金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將會更加廣泛地運用到高科技技術與高科技設備,將進一步促進冶金工業生產模式的現代化發展,實現大數據、納米技術、自動化技術等先進技術與冶金工業技術的高效融合,促進冶金效率與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升。隨著國家高鐵、航空等高精尖工業建設需求的增加,冶金工業生產產品的附加值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冶金產品的使用也將更加廣泛,當然也意味著對冶金產品質量要求也會更高。
隨著社會意識的不斷提高,加強環保、節約能源將成為未來冶金工業生產中的重要生產理念。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冶金工業要得到更加長足有效的發展,就必須轉變企業發展觀念,必須改變為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污染等落后觀念,應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與冶金工業發展相結合,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要實現這一目的,首先需要從提升冶金市場技術方面入手,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對能源的消耗,實現能源價值的最大化發揮;其次,在環境保護方面,將加強對工業廢棄物污染的治理力度,將會對工業產區的選址做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嚴禁將工業廠房開設在河流附近以及人群密集區域,并將加大對廢水、廢氣等污染物的過濾處理,降低其中的有害物質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最后,將會加大對冶金生產過程中余熱等資源的利用,加大對余熱利用技術與設備的創新改進,提高對余熱尤其是低溫余熱的利用率。
在自動化需求不斷增加的時代中,冶金工業未來的發展也必然離不開在冶金設備中對自動化技術的運用,一味地引進國外相關企業的自動化技術是無法真正實現我國冶金工業的持續發展的。因此,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拓展冶金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渠道和方法將是我國冶金工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發展趨勢。首先,會進一步提高產學研的融合度,實現自動化技術的自主研發與創新,以此促進我國冶金工業生產中機械自動化的長足發展。通過聯合各大高校、冶金企業、相關研究所,在學校培養更多、專業素質更高的專業人才,為冶金企業培養更多先進人才,同時提高科研成果利用率及轉換效果,以此打破國外對冶金自動化核心技術的壟斷,實現我國冶金工業自動化技術應用及相關器械研發的自給自足;其次,將會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我國冶金工業中的工業化與信息自動化的融合,有效優化生產工藝,促進我國冶金工業綜合技術水平的提升。此外,在自動化技術的運用中,還將加大對可視化技術的運用,實現經驗、建模與多種信息技術的融合,優化冶金生產工藝。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對冶金生產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在為我國冶金工業發展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同樣帶來了很多技術上、環保上等多方面的挑戰。總體而言,我國冶金工業的發展必然會保持上升趨勢,且保持著穩定良好的發展狀態。但結合冶金工業的運行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冶金工業要想取得長足以有效的發展必須要加大對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的運用,提高生產效率、生產質量以及資源利用率,降低冶金工業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同時,還需要加大對自動化技術人才的培養,通過加大產學研融合力度等方式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冶金工業生產中自動化核心技術的壟斷局面,實現自動化技術運用于設備的自主創新與研發,全面提升我國冶金工業的生產工藝,促進我國冶金工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