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禮
(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六隊,甘肅 平涼 744000)
由于人們研發以及使用煤礦能源,從而使得地質條件出現非自然改變,而且人們過去大面積無章緒的開發,也對自然生態體系造成了直接且不可逆的損害,同時還讓地質發生了環境變故,最終為人類的生存和財產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當人們開發礦山等資源時,通常都會誘發出諸多的地質災害,從而嚴重影響到人民日常的生活、財產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等。在礦山實際的開采過程中,滑坡與泥石流以及山體崩塌等是最易出現的幾種災害現象。對于礦業開采,尤其是露天的礦業開采來說,它因為自身會受到來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所以極易出現滑坡等類似的地質災害。開采礦山時會破壞坡體原本的平衡,從而使得山體出現傾斜,內部巖石發生形變,最終引起山體的崩塌以及滑坡。除此之外,在對礦山進行開采時,礦渣通常會被隨意的堆放,很少立即進行處理,甚至長期堆積而不清理,進而增加了山體的承載負荷,隨著礦渣重量不斷增加,最終山體會因無法承受礦渣的重量而形成滑坡,倘若在遇上暴雨天氣,甚至還可能會發生泥石流等一系列災害。
在礦山開采處通常會出現植物荒蕪化以及石漠化等地貌景觀。造成石漠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合理、過度的對礦山進行開采而導致,在礦產過度開采時,還會使地表的植被遭受到破壞,從而出現水土流失等現象。
在對礦山進行開采時由于各種地質災害的發生,很可能會讓地面出現塌陷。假如地面出現了塌陷,那么道路交通以及鐵路運輸等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與影響,不止如此地面塌陷還會影響橋涵,甚至是對其造成破壞,從而讓井田出現大范圍積水或者是徹底變成一個水域。除此之外,地面塌陷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河流堤壩,進而影響附近村莊人民正常的生活。
受到污染的有毒的氣體發生泄漏之后會對周圍空氣和水資源等產生污染,從而直接威脅人民日常的生活以及身體健康。當解決掉環境污染的問題之后,礦區里的地質性災難將很快被解決,周圍的植物也將逐漸復蘇,礦區的生態平衡也會慢慢趨于正常,最后成為一個生態相對穩定,環境較為優良的生活場所。
礦山開采必然會出現大面積坑洼,對這些坑洼進行覆土以及填埋處理,不但可以增加耕地的面積,而且還可以為部分曠工和當地的人民帶來一個新的經濟渠道,從而減少當地人民和公司間的矛盾,有利于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在礦區之中開展植物復蘇,可以提升礦區內植物的生存數量,減少水土損失,可以有效防止出現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的產生,較少礦山污水造成的危害,同時還可以讓礦區的生態環境與地貌景觀等慢慢復蘇,最終讓生態環境的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1)要以人為本,培養工作人員防災減災的安全意識,實際上諸多礦山的地質災害,都是由于人們生存行為所造成的,因此,提高相關負責人、當地居民和員工的防災觀念,可以為他們人身安全提供一定保證。除此之外,還一定要堅持把人為本當做治理的核心觀念,對露天礦山地質環境進行整治的關鍵即保證避免讓礦區因為開采而發生相關的地質災害,從而實現防災減災的終極目標。
(2)實行多重手段結合的治理方式.在開展治理工作時,一定要到礦山實際所處的區域進行調查,從而制定出一個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治理規劃,通過實地的勘察,還可以從中發現最合適、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將上述操作作為基礎來進行治理方案的具體策劃,可以綜合多方因素,例如自身經濟實力以及問題嚴重的程度等,最終得到一個高效、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方案。
(1)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區。在開展治理工作之前,礦業工作人員需要按照礦產資源的開發計劃以及問題類型和危害性等綜合評估對其進行合理的分區,從而可以做到對癥下藥。而且還要將現狀的評估個預測評估作為基礎,全面評估礦區整體地質環境的影響程度,明確其中存在的區內相似以及相異等情況,從而做出定量以及定性的分析。
(2)重點關注泥石流等災害的防治。對于礦山泥石流來講,它出現的最頻繁的時期主要為降雨多且量較大的時期,而且出現這種地質問題的主要原因即礦山在日常運轉時產生的石頭和廢棄渣土等,因此我們一定要針對它出現的物質方面的基礎以及地理條件等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制定出一個高效的治理策略。首先,要從源頭入手,及時的收集礦山作業時產生的大量廢棄渣土與石頭,同時進行集中的存放和定期的處理;其次可以適當的對礦區四周進行隔離,搭設一些攔截墻以及攔沙壩,進而有效預防渣土、石頭等在雨天向著地勢低洼的位置所遷移;最后還需要規劃與建立一個引流系統,疏導礦區中可能出現積水問題的區域,通常情況下源頭性物質治理的費用都相對較高,而且施工的難度較大,因此還需要適當使用一些輔助手段,例如植被的重建等,最終通過多方案的結合來實現高效的治理。
(3)要治理以及恢復并重,對礦區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我們不只是需要治理露天礦山地質環境,而且還需要保護以及監督礦區環境,讓礦業的開采可以繼續給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服務,而且不會危害到生態環境。通過完善監測體系,來提高環境監督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邊坡崩塌以及滑坡等災害發生,而且還可以保護植被,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們所受到的地質災害的影響,所以一定要盡快的建立且完善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的檢測系統,最終為我國經濟提供長久的支持。
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與綜合治理,不管是對國家經濟還是民生而言,都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對礦山進行開采時,工作人員一定要盡可能的做好相關防護工作,盡量減少地質環境受到的損害,從而保證周圍居民和工作人員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做到愛護和開采同時運行。在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了恢復與處理工作之后,及時避免了坍塌和泥石流以及滑坡等災害的發生,而且通過增加礦區環境改革力度,還讓過去荒涼的區域重新煥發出生命活力,最終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