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明
(張家港廣和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 張家港)
慢性支氣管炎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發病機制與吸煙、空氣污染、支氣管黏膜刺激、粉塵接觸、病菌感染等均有關系[1-2]。慢性支氣管炎偏發于老年人群,病情不穩定且易復發,臨床癥狀為氣促、咳痰、咳嗽等,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引發肺氣腫或肺心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慢性支氣管炎處于急性發作期時可采用中藥湯劑聯合西藥,以突出聯合中藥的明顯癥狀改善作用。采用單獨西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前后期治療效果一般,治標不治本,應用益肺補腎的中藥湯劑治療,可顯著提升綜合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3-5]。
隨機抽取二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80 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調查,并將其分為兩組,研究組(40 例)和參照組(40 例),研究時間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月。其中參照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齡在56~88 歲,平均(67.93±5.72)歲;研究組男24 例,女16 例,年齡在56~88 歲,平均(66.93±5.38)歲。
參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通過病情分析實行對癥治療,給予解痙、抗炎、吸氧(鼻導管)、平喘等[6-7]。
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實行中藥治療,具體方法:服用中藥湯劑(益肺補腎類),藥物成分包括黨參12 g、百合9 g、茯苓15 g、冬花9 g、沉香3 g、補骨脂6 g、炒山藥15 g、山萸肉12 g、五味子9 g、甘草3 g、陳皮6 g、炙黃芪15 g、巴戟天9 g、仙靈脾6 g,溫水煎服,分2 次服用,隨癥加減,療程為1周。伴肺熱甚者:加天花粉和黃芩;伴肺陰損耗甚者:加麥冬和玉竹;伴風寒甚者:加荊芥和杏仁[8-10]。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和肺功能指標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①兩組治療效果依據依據療效水平劃分為治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治愈+ 好轉)/ 總例數×100%。②肺功能指標:FVC(用力呼氣量)、FEV1(1 s 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1 s 用力呼氣容積/ 用力呼氣量(占用肺活量的百分比)]、PEF(最大呼吸流速)、MMEF(最大呼氣中期流量)。③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d)、咳嗽咳痰消失時間(d)。
兩組對比數據用SPSS 18.0 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肺功能指標相互對比,研究組中肺功能指標值改善程度趨于正常值,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參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比結果見表1。
表1 肺功能指標(±s)

表1 肺功能指標(±s)
組別 例數 FVC(用力呼氣量) FEV1(1 s 用力呼氣容積) FEV1/FVC PEF(最大呼吸流速) MMEF(最大呼氣中期流量)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40 54.98±15.83 60.20±12.40 50.92±17.38 56.01±16.93 77.90±22.19 81.18±20.81 41.18±10.29 46.02±12.27 36.48±9.35 40.43±10.99研究組 40 54.97±14.96 70.02±13.91 51.54±16.82 65.65±18.03 79.03±23.87 93.02±23.90 41.86±11.13 70.98±17.12 37.72±12.04 50.31±13.95 t 0.002 3.332 0.162 2.465 0.219 2.363 0.283 7.494 0.514 3.518 P 0.997 0.001 0.871 0.015 0.827 0.020 0.777 0.000 0.608 0.000
研究組和參照組的治療效果對比,其治愈率及好轉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兩組對比結果相當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對比結果如表2。

表2 治療效果(n, %)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效果對比,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短的一組明顯是研究組,與參照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對比情況如表3。
表3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s, d)

表3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s, d)
組別 例數 肺啰音消失時間 咳嗽、咳痰消失時間研究組 40 5.19±1.48 4.30±1.02參照組 40 7.90±2.10 6.18±1.52 t 6.671 6.495 P 0.000 0.000
慢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常發于中老年人群,若不加以治療則會對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害,以致于出現窒息、呼吸衰竭的現象[11-13]。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在中醫范疇內屬于“咳喘”或“痰飲”,邪氣入侵肺腑,以致氣機不調、肺腎精氣缺損,中醫治療講究明確虛實、標本兼治。益肺補腎類中藥湯劑具有抗炎、抗病毒、鎮靜、抑菌和免疫調節的作用,且具有補氣、溫腎陽、補腎氣、滋養腎陰、清火潤肺、健脾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腎精虛損、瘀積成痰[14-15]。本次研究將中藥治療和常規西藥治療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依據對比結果可知,研究組和參照組的治療效果對比,治療有效率高的一組明顯是研究組,其治愈率及好轉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兩組對比結果相當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肺功能指標相互對比,其用力呼氣量、1 s 用力呼氣容積等在常規西藥治療和中藥治療后均有所上升,研究組中肺功能指標值改善程度趨于正常值,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參照組,其對比結果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顯著的一組明顯是研究組,其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兩組時間數據對比鮮明,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采用中藥治療,可快速緩解患者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積極促進病情轉歸,提升綜合治療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