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佰河,胡萍
(1.吉林省安圖縣人民醫院 麻醉科,吉林 安圖;2.吉林省安圖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吉林 安圖)
多個醫學研究均證明自然分娩對產婦及胎兒的有利影響較多,因此,臨床醫學中若產婦各指標達到自然分娩的要求,且產婦有順產意愿的情況下,自然分娩是最佳選擇[1]。而自然分娩中胎兒主要經過產婦陰道娩出,這對產婦的產力、產道均有較高的要求,胎兒娩出時會造成產婦會陰撕裂,或醫生直接在會陰處側切幫助打開產道[2]。而產婦會陰的撕裂或側切損傷及娩后修補處理均會造成強烈的疼痛感,對產后哺乳、排尿、活動等均有影響[3]。因此自然分娩中對會陰處的疼痛管理是無痛分娩的關鍵。目前產婦在椎管內分娩鎮痛下自然分娩中,常使用利多卡因浸潤局麻,但從以往的結果來看對消除產婦會陰疼痛的效果還不太理想[4]。因此我院這次納入了150 例產婦做對比,研究羅哌卡因浸潤麻醉對椎管內分娩鎮痛下自然分娩后會陰疼痛的鎮痛效果,現報告如下。
從我院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產婦中選取150 例采用椎管內分娩鎮痛下自然分娩的產婦,設對照組(n=75)和研究組(n=75)。對照組產婦23~34 歲,平均(27.47±4.12)歲,懷孕周期38~40 周,平均(38.75±0.14)周;研究組產婦22~33 歲,平均(26.14±3.76)歲,懷孕周期38~39 周,平均(38.69±0.23)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大,可做對比(P>0.05)。此次研究在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所有選入產婦及其家屬對此次研究情況均已了解,愿意參加且簽訂了同意書。
150 例產婦均在腰處行硬膜外穿刺接受椎管內分娩鎮痛,使用舒芬太尼、羅哌卡因融入200 mL 生理鹽水得到230 mL 藥液,在產婦自控硬膜外鎮痛模式下給藥6~15 mL/h,初始劑量6~8 mL/h,給藥頻次15~30 min。對照組產婦在椎管內分娩鎮痛外增加利多卡因浸潤麻醉,使用20 mL 的1.00%利多卡因在產婦會陰撕裂修補或會陰側切縫合之前進行局部浸潤;研究組產婦在椎管內分娩鎮痛的基礎上增加羅哌卡因浸潤麻醉,使用20 mL 的0.75%羅哌卡因在產婦會陰撕裂修補或會陰側切縫合之前進行局部浸潤。醫生根據疼痛模擬評分(VAS)相關標準對產婦生產中、生產后1 h、6 h、12 h、24 h 等時間點的疼痛進行評分,分析產婦鎮痛效果,并在產婦出院前給予產婦對鎮痛滿意度問卷調查。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中、分娩后不同時間點會陰疼痛評分、鎮痛效果及產婦對鎮痛的滿意程度。鎮痛效果判定:產婦第二產程會陰松弛,狀態滿足生產且基本無疼痛感,則鎮痛效果優;產婦第二產程會陰較放松但分娩中有較小的擠壓疼痛感,可忍受,則鎮痛效果良;產婦第二產程會陰肌肉緊張無法放松,生產撕裂擠壓感強烈,則鎮痛效果差。鎮痛總有效= 效果優+ 效果良。滿意度評分采用VAS 評分法,總分10 分,分值越大則產婦疼痛感越強烈。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用藥后,研究組產婦分娩中、分娩后1 h、6 h、12 h、24 h 等時間點的疼痛評分都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參數見表1。
研究組鎮痛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具體參數見表2。
研究組產婦對鎮痛效果的滿意度比對照組的高(P<0.05),具體參數見表3。
因為自然分娩比起剖腹產,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好處更多,成為眾多產婦的首選。但仍然有大部分產婦畏懼于自然分娩的疼痛從而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5]。臨床醫學中的無痛分娩對緩解產婦的害怕-緊張-疼痛綜合征效果良好[6]。自然分娩的產婦除椎管內分娩鎮痛外,針對胎兒娩出過程對會陰造成的損傷引起的疼痛,及對產后的影響,臨床中常采用麻醉藥物對會陰做局部浸潤麻醉,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7]。但是對所采用的浸潤局麻藥物陣痛效果的研究還比較少[8]。我院此次設使用利多卡因浸潤麻醉的75 名產婦為對照組,設使用羅哌卡因浸潤麻醉的75 名產婦為研究組,進行了對比分析。
表1 兩組產婦分娩中、分娩后1 h、6 h、12 h、24 h 等時間點會陰疼痛評分(±s, 分)

表1 兩組產婦分娩中、分娩后1 h、6 h、12 h、24 h 等時間點會陰疼痛評分(±s, 分)
組別 分娩中 分娩后1 h 分娩后6 h 分娩后12 h 分娩后24 h對照組(n=75) 3.14±0.17 7.31±2.41 6.42±2.34 4.21±1.24 3.21±0.28研究組(n=75) 1.38±0.14 6.01±2.15 5.02±1.37 3.01±0.71 1.08±0.11 t 69.211 2.958 4.471 7.273 61.318 P 0.000 0.004 0.000 0.000 0.000

表2 兩組產婦鎮痛效果對比[n(%)]

表3 兩組患者鎮痛滿意度對比[n(%)]
結果顯示,用藥后,研究組產婦分娩中、分娩后1 h、6 h、12 h、24 h 等時間點的疼痛評分都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鎮痛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產婦對鎮痛效果的滿意度比對照組的高(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總而言之,在椎管內分娩鎮痛的基礎上增加羅哌卡因浸潤麻醉,有助于減輕產婦生產中及生產后會陰疼痛感,從而提高產婦生產后的生活質量,預防會陰疼痛引起的一系列并發癥,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