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偉
(河北省遷安市婦幼保健院,河北 遷安)
不孕癥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生殖類疾病,其主要指夫妻性生活正常的情況下,超過一年沒有懷孕的癥狀。該疾病病發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最終導致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影響夫妻和諧關系。近年我國不孕癥患者與日俱增,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本文通過對宮腔鏡手術在不孕癥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意在為提高不孕癥臨床治愈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研究組80 例,平均年齡(29.6±2.2)歲,對比組80 例,平均年齡(29.5±1.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選擇患者均行激素水平檢查以及陰道B超檢查且符合臨床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有其他臟器疾病者。(2)認知存在缺陷。
研究組術前對外陰部位進行常規消毒,并結合診斷結果對患者子宮詳情進行判斷,隨后給予麻醉,麻醉起效后置窺陰器并將患者宮頸擴張至0.6 cm。隨后使用宮腔鏡對患者宮腔、子宮內膜詳情進行確認,在暴露雙側輸卵管后進行開口操作,隨后將適量的美蘭液注入輸卵管內,通過注射液體是否反流判斷其相應輸卵管通暢,如該處輸卵管不通暢,需使用泥鰍導絲復通術對患者進行治療,隨后再次推注美蘭液。宮腔鏡下雙側輸卵管插管通液,能夠準確確定左右側輸卵管通暢情況,并且可以同時行泥鰍導絲復通治療輸卵管阻塞。
對比組術前操作參考研究組,術中使用醫療專用宮頸鉗經宮頸腔置入宮頸導管,隨后使用注射器將20 mL 無菌生理鹽水(內含慶大霉素8 萬U)采用推注的方式注入導管,期間注射壓力控制在21.3 kpa 內。由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壓力表和患者腹部有無脹痛感對輸卵管是否通暢進行判斷,以患者無腹部脹痛感且術后壓力表能夠快速下降為液體注入成功。
觀察兩組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6 個月和12 個月自然妊娠率,該數據統計參考術后回訪數據,嚴格保持數據準確性。
用SPSS 19.0 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具體對比數據見表1,研究組患者術后6 個月和12個月自然妊娠率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自然妊娠率對比[n(%)]
不孕癥是育齡夫妻高發疾病之一,該疾病病發不僅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還會誘發嚴重的心理疾病。不孕癥病因頗為駁雜,女性先天子宮、輸卵管發育異常、子宮病變、輸卵管阻塞,男性精液異常、性功能障礙等均易導致病發,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性生活正常超過一年不孕。目前針對該疾病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均可得到顯著改善,治愈性較高[1-2]。
宮腔鏡手術能提高不孕癥患者診斷準確率和手術治愈率。宮腔鏡手術在減少治療盲目性的同時,還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3-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宮腔鏡手術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其術后自然妊娠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宮腔鏡手術的應用,能有效提高不孕癥患者自然妊娠率,以此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心理疾病病發率。此外,該手術方式的應用還能提高患者后期康復效率,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率,促進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