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蓮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云南 昆明)
兒童疾病一直是兒科診療中風險較高的疾病,具有發(fā)病時間快、病情復雜、變化快速等特點。兒童早期預警評分是用于預測患兒病情風險的量表,通過對患兒行為意識、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一系列檢查進行科學評估,以便于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相關病理變化,為后續(xù)診治提供一定的依據(jù)[1]。目前,國內(nèi)外一般把PEWS 評分應用在急診分診和急診患兒病情評估上[2]。本研究選取了我院2016 年11 月至2017 年12月急診留觀患兒1500 名,以及期間收治的普通患兒1500 名。對實驗組患兒采用PEWS 評分并進行分析,現(xiàn)研究結果如下。
選取我院2016 年11 月至2017 年12 月的急診留觀患兒1500 名,以及期間收治的普通患兒1500 名,一共3000 名患兒,急診留觀患兒為實驗組,普通患兒為對照組。實驗組男性820 名,女性680 名,年齡0~12 歲,平均(6.3±2.4)歲,病程1~5 d,平均(2.3±1.2)d;對照組男性790 名,女性710 名,年齡0.5~13 歲,平均(6.5±2.1)歲,病程1~6 d,平均(2.5±1.6)d。以上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年齡0 d 以上,14 歲以下;(2)符合急診留觀患兒的相關標準。
排除標準:(1)患兒入院時資料不全,無法進行PEWS 評分的方法;(2)家屬安排出院或者無法繼續(xù)進行明確評估的患兒。
對照組:患兒入院時根據(jù)常規(guī)檢查結果進行相應評估。
實驗組:急診留觀患兒在入住時就進行PEWS 評分,獲得患兒意識狀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一般資料[3]。根據(jù)患兒的評估情況進行相應的治療措施和相關護理,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
采用PEWS 評分表進行評分,結合評分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0~1 分:持續(xù)觀察;2 分:告知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患兒疼痛、體溫、呼吸等情況;3 分:在前面的基礎上對患兒的臨床體征密切監(jiān)視,做好相關護理措施;4 分以上:通知相關醫(yī)生對患兒立即搶救。統(tǒng)計患兒病情觀察上報次數(shù)與干預措施次數(shù),比較兩組病情觀察識別率和危重患兒早期識別率。病情觀察識別率=干預次數(shù)/(報告總次數(shù)-反復報告次數(shù))。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 17.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表示,P<0.05 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病情觀察識別率為72.46%,危重患兒早期別率為1.79%;實驗組病情觀察識別率為92.51%,危重患兒早期識別率為9.05%,危重患兒早期識別率和病情觀察識別率的對比上,實驗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表1 危重患兒早期識別率和病情觀察識別率比較(%)
把實驗組的急診留觀患兒根據(jù)PEWS 評分分成三個組:0~1 分組有患兒430 名,2 分組有患兒723 名,3 分組有患兒347 名。其中死亡率率最低的是0~1 分組,死亡率率最高的是3 分組,三組之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2 實驗組中不同PEWS 評分患兒死亡率對比[n(%)]
急診留觀患兒是指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患病兒童,隨時可能發(fā)生病情變化甚至死亡,必須要對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以便于及時搶救[4]。有研究顯示,急診留觀患兒心肺功能衰竭的率達到了0.7%~5%,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急診留觀患兒的病情和相關生命體征,才能及時有效的采取相關干預措施[5]。兒童早期預警評分是在早期預警評分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總結,根據(jù)兒童的特點,應用更簡單科學的辦法實行對呼吸、循環(huán)和意識狀態(tài)進行相應評估,也用于病情風險預測和對潛在的心肺功能障礙和衰竭進行識別,及早收治到重癥監(jiān)護室或者轉(zhuǎn)院處理,大大減少患兒死亡的一種方法[6]。
目前,采用的相對較多的是危重患兒病例病情評估法,評估涉及到患兒尿氮素、肌酐和血紅蛋白等多項內(nèi)容[7]。此方法雖然能夠準確評估患兒的病情,但在實際應用中,過程十分繁瑣,耗費時間巨大,由于危重患兒病情隨時可能惡化,出現(xiàn)生命危險,所以此方法在臨床上并不適用于對危重患兒的快速評估[8]。
兒童早期預警評分(PEWS)實際上是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對危重患兒病情進行識別的評價體系,相較于醫(yī)生的主觀判斷,PEWS 更加快速、精確和科學[9]。但是近幾年,隨著我國危重患兒的逐年增長,病情的突發(fā)性和轉(zhuǎn)運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因此需要將該評分應用在危重患兒的評估上[10]。
本研究針對入住的1500 名急診留觀患兒和1500 名普通患兒做研究,研究該評分對病情評估的影響。結果顯示,實驗組病情觀察識別率和危重患兒早期識別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對比上;將實驗組患兒根據(jù)評分等級分成三組,0~1 分組有患兒430 名,2 分組有患兒723 名,3 分組有患兒347 名。其中死亡率最低的是0~1 分組,死亡率最高的是3 分組,P<0.05。
綜上所述,PEWS 評分在對危重患兒病情進行識別時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同時PEWS 對患兒的不同病癥敏感度不同,因此,兒童早期預警評分可以作為是否收入PICU 的一個重要指標,以及對患兒治療后病情的預測,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