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斯古麗·塔比哈提,王素紅
(新疆阿勒泰地區人民醫院,新疆 阿勒泰)
胃腸疾病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疾病,其主要是指發生在患者消化系統的疾病。據相關學者統計得知,胃腸疾病病發率占人口的20%左右,且逐年遞增。由于其前期癥狀并不明顯,患者在發現疾病后往往處于病癥發育中后期,這使得疾病治愈效果大幅度降低[1]。而將胃鏡檢查應用在檢查中有效的改善了這一現狀。本文意在研究探討無痛胃鏡檢查中精細化護理模式的作用,具體如下。
隨機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我院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200 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100 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8~51 歲,平均(46.5±2.1)歲,平均體重(53.4±2.6)kg,男性60 例,女性40 例。對比組患者年齡39~50 歲,平均(47.1±1.9)歲,平均體重(54.1±2.5)kg,男性60 例,女性40 例。兩組患者體重、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均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均符合無痛胃鏡檢查金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以及詳細過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有心臟、肝、腎等器官疾病者;(2)有嚴重精神疾病者;(3)有遺傳疾病者;(4)不配合治療者。
1.2.1 對比組
給予對比組常規護理治療,具體包括檢查前護理和檢查后護理。檢查前:在開始無痛胃鏡檢查前給予患者健康知識教育,提高患者對相應疾病以及無痛胃鏡檢查的認知度,并通過對無痛胃鏡檢查的科學性以及成功案例進行講解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對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詳細統計,并將病歷資料送往專業醫務人員處。檢查后:患者檢查后護理人員需要持續監察患者生命體征,并采取專業措施預防其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
1.2.2 研究組
在對比組患者護理基礎上給予研究組患者精細化護理,具體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生理護理。心理護理:患者在進行胃鏡檢查后普遍會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心理輔導,及時糾正其不良情緒并給予鼓勵。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檢查后24 h 內以流動清淡食物為主,盡量避免帶刺激性的食物。生理護理:在患者檢查后護理人員需要24 h 持續檢測患者生命體征,當患者體征異常或咽喉部位有異物需立即聯系醫務人員對其展開治療措施。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統計對比其治療后滿意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展開,滿分為100 分。以90 分以上為滿意,以60~89 分為一般,以59 分以下為不滿意。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其中研究組患者滿意度為滿意、一般的比例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滿意度為不滿意的比例明顯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對比[n(%)]
胃腸疾病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其主要易導致患者消化系統紊亂,如果患者沒有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理處極易出現癌變等嚴重癥狀,以此威脅患者的生死安全。在臨床治療胃腸疾病時,往往需要長時間給予患者藥物治療,部分患者還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其治療難度極大[2]。
無痛胃鏡檢查是胃鏡檢查的一種,其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以此達到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常規胃鏡檢查中患者常會出現恐懼等心理并逃避檢查,以此錯失最佳治療期。而無痛胃鏡檢查的應用,能大幅度增加患者疾病的檢出率,確保患者的存活率,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3]。此外,通過對患者進行護理輔助治療,還能有效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以此增加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同時還有利于患者舒緩緊張情緒,使胃鏡檢測能夠順利進行。在大量的臨床胃鏡檢查實驗中,部分患者在接受檢查后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而通過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規避并發癥的發生,以此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經過精細化護理后的滿意度問卷調查評分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行無痛胃鏡檢查的精細化護理能大幅度增加檢查成功率,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還有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