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茜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湖北 武漢)
維持性血液透析常見于尿毒癥后期的治療方式,實質是通過血液以及腹膜的方式進行治療干預,以此代替患者原有的腎臟功能,延緩生命。腎臟在體內最為重要的作用是攝入物質的過濾,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排出對人體無益的甚至是有毒物質,保障人體各項平衡穩定的器官[1]。在腎臟出現疾病后會逐漸喪失基礎功能,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解決此問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雖然治療效果極為顯著,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其中營養不良則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并且在此過程中需要使用磷結合劑進行治療,因此還可能誘發一系列鈣代謝問題,對患者而言更加不利[2]。因此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是很有必要的,據有關數據報道,使用強化飲食護理干預對于此類患者而言具有一定優勢,本次研究特別選取近200 例患者進行護理觀察,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成果,現報道如下[3]。
特別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200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每組100 例,對照組中66 例男性,34 例女性,年齡30~60 周歲,平均(54.21±2.29)周歲,透析時長8~16 年,平均(13.51±2.26)年;觀察組中65 例男性,35 例女性,年齡30~59 周歲,平均(54.01±2.31)周歲,透析時長9~17 年,平均(13.95±2.31)年,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慎重審核并對其進行批準同意,在進行研究前所有患者以及家屬應當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意義,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維持性血液透析
所有的患者需要長時間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通常頻率控制在3 次/周,4 h/次。
1.2.2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
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長隊宣講之后,由患者或者家屬自行安排飲食。
1.2.3 觀察組患者予以強化飲食護理干預
(1)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集體講解,告知其長期進行持性血液透析治療對于身體的影響,在日常飲食之中必須要著重于鈣磷代謝,提前預防和規避高磷血癥,對于有益以及不良飲食可將其制造成一個小冊子,讓患者在日常飲食過程中有指導性依據,為患者介紹相關強化飲食護理干預成功案例,增加直面疾病治療的積極性;(2)醫院增設相關電話熱線以及有關資訊部門,在患者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及時提供幫助,并且定期舉行患者交流會,分享患者之間優質飲食的方式以及習慣;(3)護理人員應當先去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根據不同習慣以及磷攝入量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建設,為患者提供相關建議食譜,保障患者的飲食平衡以及膳食結構,并且需要告知患者需要嚴禁生冷以及刺激性飲食的攝入;(4)在對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激勵以及安慰,做好心理疏解,增加醫患之間的信任感,增加在后續治療以及護理保障其依從性,保障患者能夠切實按照食譜進食,使日常機能以及身體能夠達到健康的狀態;(5)兩組患者均應當連續進行3 個月以上的護理干預,并且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狀態進行隨訪和記錄。
護理后應當對所有患者血磷、血鈣、鈣磷乘積、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總蛋白等各項指標;在護理干預一定時間之后,護理人員應當進行長時間的隨訪觀察患者,觀察是否出現營養不良表現[4-5]。
本次研究數據均利用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血磷、血鈣以及鈣磷乘積等指標中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鈣磷代謝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鈣磷代謝指標(±s)
組別 例數 血磷(mmol/L)血鈣(mmol/L)鈣磷乘積(mmol2/L2)對照組100 2.01±0.30 2.44±0.30 4.66±0.72觀察組100 1.34±0.36 2.30±0.24 3.23±0.80 t 14.298 3.644 13.286 P 0.000 0.000 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在各項指標之中均較為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不同方式進行治療后,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觀察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總蛋白等指標中也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指標(±s, g/L)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指標(±s, g/L)
血清白蛋白 血清總蛋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100 32.15±10.32 37.41±9.51 61.52±18.60 65.31±16.65觀察組100 32.16±10.34 48.20±8.30 61.49±18.59 76.25±13.05 t 0.007 8.548 0.011 5.171 P 0.995 0.000 0.991 0.000組別 例數
觀察組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幾率遠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營養不良表現出現情況(n, %)
在對尿毒癥患者的臨床研究中得知,維持性血透析通常是對終末期腎病患者的治療替代手段,但是卻有著較高的醫療費用,因此對患者會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與經濟負擔[6]。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在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調查中,營養不良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威脅[7]。根據統計表明,營養不良的患者死亡率與正常血透析患者進行對比,其死亡率顯著增高。這就是由于患者營養不良,從而導致其抵抗力降低,繼而引發感冒、肺炎等嚴重疾病,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損害[8];其次是由于低蛋白水平降低,繼而引起患者脂蛋白代謝障礙,從而造成患兒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加重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營養不良還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產生紊亂,并造成損傷,繼而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顯著增高了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9]。
根據對大部分患者的臨床研究指出,營養不良通常是因為患者在飲食中存在一定誤區。維持性血透析患者本身就會造成人體各種微量元素的丟失,同時因患者缺乏足夠的健康,對健康飲食所知甚少,繼而忽略了合理飲食在治療中的顯著作用,導致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繼而引發傷口愈合緩慢、并發癥發生率增高等情況,對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營養不良的狀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在本次研究中針對強化飲食護理干預在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中的價值進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血磷、血鈣以及鈣磷乘積等指標中均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總蛋白等指標中也優于對照組患者;并且觀察組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幾率遠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我們認為,采用強化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血清蛋白及血清總蛋白指標,減少患者營養不良發生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使用強化飲食護理干預在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中的價值較為顯著,保障營養狀況的情況,增加維持性血液透析效果,增加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之中大力推廣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