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健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民族中醫院,湖北 恩施)
對于育齡期婦女,分娩是必須要經歷的事情,也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次體驗,但是在預產期,產婦往往會因為情緒緊張,導致心理出現壓迫,從而使得分娩時間延長或產后出血率增加,有的甚至會危及到產婦生命安全。對于如何加強護理工作,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人士所談論的話題[1-3]。本文選擇我院120 例產婦展開干預和分析,旨在分析全程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1 月到2018 年12 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20 例產婦,以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參照組以及實驗組分別60 例。參照組年齡20~35 歲,平均(24.55±3.45)歲;實驗組年齡20~36 歲,平均(24.53±3.47)歲。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符合統計要求。
1.2.1 參照組
參照組60 例根據常規產科標準進行護理,主要有臨床基本護理、家屬與醫院一起照顧等措施。
1.2.2 實驗組
實驗組選擇的是我院研發的全程優質護理方案,具體操作如下:(1)前期準備,由產科專業醫師與護士成立全程優質護理小組,詳細調查每個產婦的年齡、性格特征、精神情緒狀態和身體健康程度等資料,再結合每個產婦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展開干預[4-5]。(2)產前護理,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改善負面情緒,在生育過程中分散產婦的注意力,并告訴其擁有良好的心態,對自身身體包括嬰兒都有相當大的重要性[6]。同時指導產婦在待產期正確的呼吸方法,并每天對產婦全身做好護理,如口部、手腳、會陰等,注意保證產婦的衛生清理,幫助其擦汗或更換衣物等[7-8]。(3)音樂療法,通過播放產婦自身喜歡的音樂,但不宜太吵,推薦輕柔音樂,更能夠放松產婦的緊張、焦慮情緒。正確的引導有利于保證產婦分娩時能夠保持最輕松狀態[9]。(4)觸摸放松法,在護理期間,指導產婦進行適當全身放松,確保動作輕柔,操作準確。(5)分娩中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對產婦及其嬰兒的各項身體體征進行實時監督,應在產婦分娩困難的時候幫助產婦轉移注意力,注意聽產婦所講,并通過播放輕音樂或其他方式轉移產婦注意力,使其更好、更順利地進行分娩[10-11]。(6)產后護理,嬰兒在出生后,應盡快讓產婦接觸,讓其吸吮母乳;在產后1~2 h 后,確定產婦無任何不適,再將其送至病房休息。(7)生活護理,合理安排產婦的每頓飲食,保證其身體蘊含豐富的能量,且前提是產婦自身能夠消化的食物。切忌大聲喊叫,對體力造成過度消耗[12]。
觀察統計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產后出血率、病人滿意度情況,并對比。其中病人滿意度使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分值范圍0~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
護理后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實驗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參照組,存在著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護理效果比較[n(%),±s]

表1 臨床護理效果比較[n(%),±s]
組別 例數 自然分娩 剖宮產 產后出血 病人滿意度參照組 60 45(75.00) 15(25.00) 10(16.67) 80.45±1.55實驗組 60 58(96.67) 2(3.33) 1(1.67) 97.85±1.45 χ2/t 19.311 19.311 13.507 63.500 P 0.000 0.000 0.000 0.000
在現階段,對于產婦產前工作如果沒有做到位,對其生活上以及心理上都有影響,從而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難產或引發其他合并癥,更為嚴重的還會影響到產婦的生命安全[13-14]。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所需求的也越來越多,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護理治療也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說明將全程優質護理干預應用到產婦中可獲得理想效果。全程優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以開導病人、引導病人、服務病人為基礎,從而有助于建立醫患關系的良好體現[15-16]。護理干預能夠減少分娩時的緊張以及恐怖等負面情緒,并降低手術過程中所引發的合并癥,讓產婦第一時間順利生產,在護理過程中讓病人滿意,對產婦進行一對一的全程陪護。心理指導與健康教育等全程優質護理措施更加重視產婦身心方面,有利于提升生活質量,提高產婦順產率,并減少產婦產后出血率,改善分娩結局,提高母嬰健康水平,對社會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產婦進行全程優質護理干預,可提高順產率,降低產后出血率,臨床中進一步探討完善,以改善產婦的分娩結局與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