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時宇環,周曉龍,楊春
(中石油華東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71)
在中國煉油裝置中,加熱爐的啟動一般在現場采用手動操作,在燃燒器未點著或者點著隨后熄滅的情況下,現場操作人員需要立即關閉燃料閥門,然后采取吹掃措施后重新進行點火。然而,由于人員操作和指揮的不確定性,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導致加熱爐內可燃氣濃度超過爆炸下限,容易造成閃爆,因此采用燃燒器管理系統(BMS)來管理加熱爐燃燒過程中的各項操作,對于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在北美和歐洲地區,NFPA85,NFPA86和NFPA 87規范被廣泛應用,這些規范明確了鍋爐、加熱爐和液體加熱器的BMS硬件要求和軟件功能。
BMS主要在加熱爐啟動、停止和正常運行等各種工況下,連續監測燃燒系統的各項參數,為操作人員提供必要的協助,防止誤操作和損壞燃燒設備,減少隱患和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可靠啟動和中斷向加熱爐的不安全燃料供給,在事故工況下按照安全順序自動操作,避免燃料和空氣在爐膛內積聚,防止加熱爐出現事故,保障加熱爐的安全運行。
BMS要求在加熱爐啟動至停止的整個過程中起作用,因此BMS應滿足在啟動、運行、緊急狀況等過程的控制和管理,應具有以下功能:
1)燃料閥泄漏測試。加熱爐點火前應該完成燃料系統的泄漏測試。泄漏檢測程序檢驗燃料系統根部隔離閥、緊急切斷閥及放空閥是否關斷嚴密,防止燃料在吹掃過程中進入爐膛內,同時確保在聯鎖動作后燃料不會泄漏至爐膛。如果泄漏檢測不滿足要求,將不允許繼續下一步操作,待閥門修復嚴密后重新進行泄漏檢測。
2)爐膛吹掃。當泄漏測試完成后,應進行爐膛吹掃。吹掃的目的是為了清除積聚在爐膛內的可燃氣,防止可燃氣在點火過程中出現閃爆危險。根據NFPA規定,一次吹掃周期至少采用系統體積4倍的新鮮空氣或惰性氣體進行吹掃。
3)點火控制。點火過程中,BMS檢測并確認加熱爐的點火條件,指導操作人員按照預設程序完成點火操作。同時實時檢測工藝過程參數,在危險情況下緊急切除燃燒器。
4)過程監測與聯鎖。在加熱爐運行中,監測各項重要運行參數,當參數出現異常時,聯鎖切斷燃料,停止加熱爐運行。
該項目包含: 常壓蒸餾裝置、連續重整裝置、催化裂化裝置和硫磺回收裝置。裝置內加熱爐、反應爐等均要求具備燃燒器管理功能。根據NFPA要求,BMS應選用符合燃燒安全應用的PLC,當PLC不能表明可用于燃燒安全場合時,其控制器及其部件應符合IEC 61508 SIL2及更高認證。該項目BMS硬件采用TRICON控制器及部件,滿足IEC 61508 SIL3認證,并通過TüV AK6認證。
該項目采用中心控制室和現場機柜室模式,各裝置現場機柜室距離中心控制室約400~800 m。系統控制機柜布置在現場機柜室,機柜內安裝控制器及卡件,輔助操作臺和工程師站布置在中心控制室。輔助操作臺與控制機柜之間采用硬接線連接。該項目BMS不設置顯示站,通過RS-485 Modbus通信協議與分散控制系統(DCS)通信,在DCS上監測BMS的運行狀態。同時在DCS執行部分操作,例如遠程啟動鼓風機、控制燃料壓力等。
BMS設置現場就地控制盤,就地控制盤上布置加熱爐復位按鈕、長明燈泄漏測試按鈕、主燃料泄漏測試按鈕、吹掃按鈕、長明燈啟動按鈕、主燃料啟動按鈕、緊急停車按鈕、長明燈指示燈、泄漏檢測失敗指示燈、吹掃進行指示燈、吹掃完成指示燈、燃料壓力低低指示燈等。該項目BMS基本構架如圖1所示。

圖1 燃燒器管理系統基本構架示意
一般加熱爐燃料和空氣預熱系統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燃料系統包括: 長明燈緊急切斷閥和放空閥、主燃料氣緊急切斷閥和放空閥、調節系統、壓力變送器、火焰檢測器等,空氣預熱系統包括: 鼓風機、引風機、空氣-煙氣預熱器、空氣擋板和煙氣擋板等。
BMS邏輯程序包括: 燃料泄漏測試程序;加熱爐吹掃程序;長明燈點火程序;主燃料氣點火程序;緊急停車程序。
張滬寅(通信作者) 男,1962年生于江蘇蘇州,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QoS、計算機網絡、新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
4.1.1允許泄漏檢測
當執行泄漏檢測程序前,需要確認滿足以下條件: 長明燈離子棒檢測器無信號,燃料氣第1道和第2道緊急切斷閥XV-01,XV-02關閉,自動放空閥XV-03打開,主燃料氣切斷閥XV-04和XV-05關閉,自動放空閥XV-06打開,引風機和鼓風機未處于聯鎖模式,煙道擋板HV-04全開,空氣預熱系統切除,HV-01,HV-02,HV-05和HV-06全關,旁通空氣擋板HV-03全開。

圖2 加熱爐燃料和空氣預熱系統流程示意
當上述狀態確認后,“準備長明燈泄漏測試”指示燈HZL-10和“準備主燃料氣泄漏測試” 指示燈HZL-13亮,操作員可以執行下一步長明燈和主燃料氣泄漏檢測程序。
4.1.2長明燈燃料氣泄漏檢測
長明燈燃料氣泄漏檢測步驟包括: 手動隔離閥密封性檢測,XV-01,XV-02,XV-03密封性檢測,流程如圖3所示。
當泄漏檢測成功時, “長明燈泄漏檢測完成”指示燈HZL-11停止閃爍并保持常亮。如果泄漏檢測失敗,HZL-11熄滅,同時,“長明燈泄漏檢測失敗”指示燈HZL-12開始閃爍。
4.1.3主燃料氣泄漏檢測
為節省啟動時間,主燃料氣泄漏檢測和長明燈泄漏檢測可同時進行。主燃料氣泄漏檢測步驟包括: 手動隔離閥密封性檢測;自動放空閥XV-06密封性檢測;XV-01,XV-02密封性檢測。每步執行程序與長明燈泄漏檢測程序一致。
當泄漏檢測成功時,“主燃料氣泄漏檢測完成”指示燈HZL-14停止閃爍并保持常亮。如果泄漏檢測失敗,HZL-14熄滅,“主燃料氣泄漏檢測失敗”指示燈HZL-15開始閃爍。
如果上述泄漏檢測程序完成,“加熱爐準備啟動”指示燈亮。此時操作員從DCS操作站上開啟1臺鼓風機,當空氣流量高于預先設定的最低吹掃流量值時,操作員按下現場就地控制盤“吹掃”按鈕HZS-02,BMS執行下列動作:
1)觸發吹掃計時器,啟動加熱爐吹掃程序。在一次吹掃周期內,至少保證系統體積4倍的新鮮空氣通過加熱爐爐膛。
2)吹掃過程中,如果空氣流量持續15 s低于流量閾值或煙道擋板HV-04開回訊信號丟失15 s,BMS停止吹掃程序,就地控制盤“吹掃失敗”指示燈亮,同時重置吹掃計時器。在吹掃計時過程中空氣流量和煙道擋板開回訊信號均正常,計時結束后“吹掃完成”指示燈亮,同時“長明燈泄漏檢測完成”指示燈和“主燃料氣泄漏檢測完成”指示燈熄滅。
在執行長明燈點火程序前,需要確認滿足以下條件: 吹掃完成,煙道擋板HV-04全開,XV-01和XV-02全關,XV-03全開,XV-04和XV-05全關,XV-06全開,至少1臺鼓風機運行。
當所有條件滿足時,就地盤 “準備啟動長明燈”指示燈閃爍,操作員可以按下“長明燈啟動”按鈕,BMS執行下列動作: 關閉長明燈XV-03,并確認閥位正確;打開長明燈緊急切斷閥,并確認閥位正確;確保長明燈燃料氣壓力PZT-01高于低低聯鎖值。當收到相關反饋信號后,“準備啟動長明燈”指示燈常亮。操作員可采用便攜式點火器逐臺點燃長明燈。同時通過火焰檢測器檢測火焰,如點燃,則點亮就地盤上對應的“長明燈火焰”指示燈。
當點燃第1臺長明燈開始,操作員有15 min的點火時間,否則將聯鎖停車,同時啟動新的啟動邏輯。一般來說,點燃50%以上的長明燈,則認為點火成功,推薦按照點火程序點燃所有長明燈。

圖3 長明燈燃料氣泄漏檢測流程示意
當執行主燃料氣點火程序前,需要確認滿足以下條件: 50%以上長明燈點亮,XV-04和XV-05關閉,XV-06打開,所有主燃料氣手動隔離閥關閉,至少1臺鼓風機運行。
以上條件滿足,就地控制盤“準備啟動主燃料氣”指示燈閃爍。操作員可以按下“主燃料氣啟動”按鈕,BMS執行下列動作: 關閉自動放空閥,并確認閥位正確;打開主燃料氣切斷閥,并確認閥位正確;確保主燃料氣壓力PZT-02高于低低聯鎖值。
上述條件滿足,就地控制盤“準備啟動主燃燒器”指示燈HZL-06B常亮。操作員可以逐臺點燃主火嘴,首先確認相關的長明燈點燃,然后打開手動隔離閥,立刻觀察主火嘴狀態。如果主火嘴未點燃,操作員應立刻關閉主火嘴手動閥,并檢查原因及修復,然后重新點燃主火嘴或繼續點燃其他主火嘴。
緊急停車程序主要包括長明燈系統聯鎖和主燃料氣系統聯鎖,目前該部分聯鎖設計已經非常完善,不再詳細說明。值得一提的是,在BMS設計中,吹掃、點火等程序要求受制于緊急停車程序,無論加熱爐處于何階段,BMS均能監控過程參數并提供安全保護。
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采用可靠的BMS對加熱爐在啟動、停車過程中的管理,保證了開工過程中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近幾年國內煉油行業發展迅速,煉油裝置的加熱爐流程已經非常完善,但目前國內規范對加熱爐的燃燒器管理功能沒有詳細要求,工程公司一般也不做邏輯設計,導致絕大部分加熱爐采用現場人工實現點火。通過對比國外煉油裝置BMS設計,國內加熱爐在硬件上基本滿足實施BMS的條件,在現有基礎上通過軟件升級,即可實現加熱爐管理的自動化和規范化,從而保證加熱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