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
今年9月,英國設計師Paul Cocksedge在CarpentersWorkshop畫廊舉辦個展。這次他挑戰了自己從未使用過的材料:工業玻璃板。Cocksedge在設計上的轉型之路極為明顯。自2013年以一張看似飄浮在空中的“Poised”桌子廣受業界矚目后,他便從燈具設計逐漸轉向對工業材料運用的探索:從將工作室地板鑿開后制作的Excavation系列家具,到把大理石和泡棉特性對調的Compression系列沙發——這些作品在滿足家具功能性的同時,也具有強烈的雕塑感。
這一轉型對Cocksedge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參觀過上百家工廠,那里遍布木材、金屬、大理石、石材、玻璃等工業材料板材。我總覺得這些平實的材料看起來具有一種緊張感,讓我想探索如何讓材料‘松弛下來,令它們得以‘呼吸。如今我所做的設計正是對于自己對這些工業材料長期以來的癡迷所做出的回應。”他解釋道。若硬要形容這位仿佛對材料施展了無限魔法的設計師的風格,他認為自己總是希望能向大眾和同行顯示出更多可能性,在不同領域中游刃有余。
此次推出的Slump系列包括餐桌和邊桌,玻璃臺面看似隨著桌子的底座結構流淌、塌陷,金屬管基座讓玻璃看起來猶如泡泡般易破,而石塊基座令玻璃猶如潺潺流水的瞬間定格——一切皆在視覺上獲得某種動感。為了實現這樣的獨特效果,Cocksedge采納了英國當地四家專業公司以及數十名工匠的熟練技巧,這種“接地氣”的合作也實現了設計的可持續性。“Slump系列是我對玻璃進行軟化的試驗。在某種程度上,對這類玻璃重新加熱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因為需要對‘成品施加壓力。”他說,“設計概念看似簡單,制作過程有時困難得讓人不知所措,但它又相當迷人。復雜的工藝流程是實現想法的基礎。”
談到看似簡單的概念,它不禁讓人想起Cocksedge去年創作的“Please Be Seated”戶外座椅裝置。當形狀如波浪的裝置被安裝于倫敦Broadgate的公共廣場后,這里立刻成為每天上萬路人的新聚點,令人想不到的是作品的材料是再生的腳手架板!“這是我以前從未用過的材料,它很適合這個項目,不僅富有溫情,也讓人們察覺到這些木板的來源,從而加強環保意識!”如今,這一系列作品已經進入中國,在太古地產的策劃下,將在成都、廣州、上海進行巡展,最終落戶北京三里屯。
談到令他一舉成名的燈具設計,Cocksedge坦言:“光是開啟我事業的領域,它涉及科學、隱形能量、技術,還有電子的奧秘……所以我總會想出很多不同的創意。”不論畢業作品“苯乙烯(Styrene)”吊燈、為施華洛世奇創作的“Crystallize”鐳射裝置,還是由意大利Flos品牌出品的“Life01”,Cocksedge的燈具不僅充滿實驗精神,還強調互動性。比如使用者需要將花插入瓶內,才能點亮Life 01。“我希望燈具能與使用者產生新的關系。”Cocksedge透露,工作室正如火如如荼地進行一些新的照明項目。“有時,照明會被視為設計領域獨立的部分,但其實光是‘一切,因為它能使人們體驗到作品,并看到其其本質。我總是會以另一種方式來討光,讓其改變人們對空間和物體體驗。”